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77966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身體除濕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食物里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故事
作者: 日期: 2008.02.24  天氣:  心情:
人生志氣

我有一個年紀滿輕的朋友,他是國立大學研究所碩士班的高材生,出身在一個家世平凡的家庭。

他爸爸是個大廈警衛,為了貼補家計,兼差幫大廈的住戶清理垃圾,數十年如一日。顧念爸爸賺錢的辛勞,他一有空,便到爸爸上班的大廈幫忙,上上下下每一個樓層,挨家挨戶地收垃圾、倒垃圾。

有一回,他穿著輕便的汗衫短褲,推著收集垃圾袋的手推車,和一對母子共乘電梯上樓。母親逮著機會,在電梯裡滔滔不絕地現場教育她的小男孩:「你要用功念書,將來才不會像他一樣,長這麼大,除了幫人倒垃圾之外,什麼也不會,是個沒出息的人,注定要貧窮一輩子!」母親講話非常尖刻大聲,完全無視於他的存在!

他忍著忍著,直到他要到達的樓層到了,才推著車子步出電梯。臨走時,回過頭去,也「勉勵」小男孩一番:「小弟弟,你一定要用功念書,不要像我一樣。我國小國中的時後,老是考第一名,高中不小心就考上建中,大學不小心就考上政大,考研究所不小心又考了第一名!千萬不要像我這樣沒出息喲!」

那個母親後來得知他是警衛的兒子,利用餘時間來幫忙爸爸忙的,特地來向他道歉。我朋友正色地告訴她:「清道夫不是沒有用、沒出息的人!他們或許在金錢物質方面貧窮,但絕對不落魄。妳不是應該跟我道歉,妳應該跟所有的清道夫道歉!」

職業不分貴賤,這句話,到底是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課本上的教條,還是確實根植在每個人的思考模式中呢?再想想,如果每個人都當教授、醫生、律師、經理、董事長等等高薪高社會地位的工作,那麼,誰來清運垃圾、修築馬路、種植蔬菜?顯然可見,是社會中下階層的人口付出勞力血汗,才讓上階層的人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阿!上階層的人有什麼權利可以輕視中下階層的人呢?又有什麼理由可以認定他們是人生競技場上的「失敗者」呢?



一杯豆漿的啟示
近年來,總是聽到許多人批評我們所處的社會病得很重,怨歎人際間的疏離、年輕人的好逸惡勞、以及人心貪婪自私的聲音也時有所聞。

我們的社會難道真的如此乏善可陳嗎?我並不認為如此。

還記得那是在某天早上約莫10點鐘左右,我挑著上班人潮剛剛過去沒多久的時段搭公車出門。一路上,車上乘客不多,公車裡的情景幾乎和往常一樣:乘客互不相識,無人交談,有人閉目養神,有人欣賞窗外街景,也有人當下就閱讀起來。公車前方兩側單人座的乘客,來去頻頻,許多人坐不了幾站就下車,騰出來的空位又被緊接著上車的乘客填補上去;公車後方的雙人座卻變化不多,任由三、五位乘客零散分坐著,我也在其中。車廂上方的幾排吊環,隨著車身重心的改變,總是整齊劃一地前後搖晃,大家也都隨著司機先生熟練的開門、關門、啟動、煞車的慣例循環動作,在心裡盤算著自己何時要按鈴下車。

忽然,一記不大不小的聲響,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原來,站在前方博愛座旁的一位乘客,不小心將手中的豆漿灑落在地板上。看似尚且溫熱的豆漿,沿著地板的弧度,慢慢流向下車必經的前門。

之後,凡是準備要下車的乘客,走到那一區莫不改用腳尖踩著尚未被豆漿流經的畸零地面,小心翼翼地站在司機身旁刷付票卡,又左移右挪地踏著階梯下車的。

這杯豆漿的主人,是一位年約20歲的女孩。從她不安的肢體動作,可看出她內心的焦急。全車乘客都摒息以待:一位原先戴著老花眼鏡閱讀中的老先生,將眼鏡移到鼻端,皺著眉、仰角直視著她;坐在車子後方的人也探頭出來盯著這位女孩看。只見這女孩連忙從背包中拿出一小包面紙,一隻手抓扶著司機身旁的欄杆,躡手躡腳地走到豆漿流散的最前端,彎下身,用另一隻手拿著面紙一張一張地想辦法吸乾地上的豆漿。車子依舊前進著,顛簸的路面及無法預警的路況,造成車身的晃動,也讓這位女孩的重心不穩而更不易擦拭。沒多久,我發覺司機先生把車速調慢了些,車身也比原先平穩多了。

當女孩手中吸滿豆漿的面紙快要拿不住時,緊鄰女孩的一位女乘客,低頭快速地從自己的皮包中挪出一只塑膠袋,她趕緊將塑膠袋撐開之後,又伸手接下女孩手中那堆濕黏的面紙。女孩認! 真地向她點頭道謝,又彎腰撿起裝豆漿的杯子塞在塑膠袋裡。

一小包面紙當然吸不了一杯350CC的液體。眼見女孩手中的面紙即將用罄,一位坐在我身後的母親,突然起身往前,在車子行進搖晃中、雙手交替抓扶著每個座椅上的扶手,走向那位女孩以便遞上她口袋裡的衛生紙,途中還遇到另兩位分坐單人座的乘客也請這位母親代為傳送自己捐出的面紙包。當女孩用手背將前額髮絲撥到耳後之際,抬頭看見這位母親的來意,她感激地接下所有的面紙包,又一再向這些熱心的乘客說謝謝。

司機先生終於說話了:「妳趕快坐好,不要再擦了。」從照後鏡中看到司機忽左忽右地看著四方的路況,表情似乎有點兒緊張。女孩低著頭不知回答了什麼,仍努力的擦著地上未乾的豆漿。司機先生又重複了一遍,但女孩的動作依舊。

不久,女孩到站了,在車子停妥之後,她對著司機先生深深鞠了一個躬,用愧疚細微的聲音說道:「對不起,司機先生,我把你的車子弄髒了,真的很抱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司機先生把手煞車拉住,側著身子轉向她:「東西灑了,等下我回站裡用水沖一沖就乾淨了,你剛剛那樣子太危了,車子搖搖晃晃的怎麼擦呢?如果妳沒抓好扶手,為了一杯豆漿跌倒又受傷的話,那太划不來了。」這時,全車乘客的注意力都轉向司機先生。

「我開車要注意很多事情,又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讓乘客安全到站又不誤點。可是妳在那裡搖來搖去的擦,我要注意妳的安全,又要注意所有的路況,還要想到車子的速度,這樣子開起車來,會讓我分心的。如果發生意外,那就不只妳一個人會有危險的。所以,我就一直叫妳不要再擦了,妳都不聽。」

聽完司機先生頗為憂心的回應,女孩低著頭說道:「對不起,司機先生,我不是故意要讓你分心的,我只是怕有人踩到豆漿滑倒,所以才一直想趕快把它擦乾的。讓你車子的地板黏黏的,真的很對不起。」「沒關係啦!地板髒了很容易沖乾淨的,妳不用一直擔心啦!」女孩又對司機先生鞠了個躬,也回身向車上的乘客說抱歉之後,才下車離去。司機先生關上車門,將手煞車放下,繼續踩著油門往下一站駛去。不知為什麼,車上的乘客好似這才鬆了一口氣,大家又回復到原先的動作,車子裡的一切,彷彿又回到豆漿未灑前的光景。

這樣的生活片段,你感受到什麼了呢?一段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瑣事?應該不止於此吧!!

我看到的是:一位勇於面對自己失誤、盡力彌補改進的年輕新新人類,一位處處為乘客安全著想、克盡職守的公車司機先生,以及一群原本互無關連、卻因為一件細微的生活事件而將樂於助人的本性自然流露的乘客。這些人的表現,正顯示出一項我們總以為在現今社會中少見的真情 —— 為他人著想。

女孩害怕別人踩到豆漿滑倒而奮力擦拭,司機先生將乘客的安全與福祉顧慮在心,其餘乘客則以將心比心的「同理心」關懷,立即伸出援手來幫助女孩完成她的任務 ——不要讓別人滑倒。

一包小小的面紙,價值不高,但對有需要的人來說卻是個珍貴的「及時雨」;一個輕踩油門的動作,簡單易做,卻對車上乘客的安全提供多一分的保障;一杯15元的豆漿,灑了也就算了,但若因此而滑倒受傷,卻可能帶來當事人長期身心的苦痛,這也是那位女孩一直耿耿於懷,希望趕快排除的隱憂。

一件不到15分鐘的生活事件,不必特別花費與安排,居然可以燃起人性互助的真情,並帶給旁觀者無盡的省思,這是多麼可遇不可求啊!我有幸能像觀察員一般,靜靜地欣賞著這一群有緣同搭公車、又有機會彼此互表關心的陌生人對這一事件的投入。至今,仍難忘這一段意外的場景,也一直深深感謝這一群陌生人帶給我對人性良善的高度信心,提醒自己不能因為與人互不認識,就逕予負面的價值判斷,更不能輕忽他人對自己的用心,即使這個人只是個陌生人。

旁人短短15分鐘的生活插曲,所帶來的啟示是如此,而我們每天又有多少個15分鐘可以提供我們省思與成長呢?我們是否也經常放棄了這些可貴的學習機會呢?人際之間的自私冷漠固然讓人憂心,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際真情互助與互諒,卻可能要比這些憂心多得多,只是我們經常忽略了它的存在。如果你我願意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爾停下腳步、靜下心來、細心觀察,認真體會身旁不斷發生的人事情境,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穫!同時,相信你也會感受到:我們的社會還是有很多說不盡的好,我們的社會還是充滿良善與希望的。

不妨就從下一分鐘開始,好好體會周遭的一切。



最重要的行李
這是媽媽告訴我的故事,她跟爸爸的故事,媽媽跟爸爸是相親結婚的,那時代每一個人都是吧!就像現代不是自由戀愛結婚反而讓人奇怪一樣,媽媽常說見一面,吃頓飯就賣掉她一生,但說的時候,眉角眼神中卻總是蘊含著笑意,我總覺得她從來不後悔去吃那頓飯。

看現在他們相敬如賓,鶼鰈情深的模樣,很難想像他們的婚姻也曾有過風雨,而且是不輸這幾個阿伯級(賀柏、瑞伯)颱風的大風雨,聽阿姨說他們也曾鬧過離婚,這故事就是那段時間發生的!

爸爸跟媽媽是在同一家機構做事的,所以每天一起出門,一起回家,那天也一起加班由於清倉盤點的緣故,那天回到家已是凌晨兩點多了!爸爸又累又餓,便嚷著要媽媽去準備吃的,那段期間媽媽也正在氣頭上,加上一起加班,她也很累所以就回了一句:「想吃什麼不能自己煮嗎?沒手沒腳是不是?」

爸爸大概是太累了,只是懶懶的說:「你是我老婆耶!煮飯是應該的!」媽媽又頂了一句:「三更半夜煮什麼飯?三餐早就過了!」

爸爸也火了!他生氣的對媽媽吼說:「你今天是吃錯藥是不是?存心跟我吵嗎?當老婆的煮飯給老公吃是天經地義的,哪有分時間?你不滿意是不是?不滿意你走呀!」

媽媽大概沒料到爸爸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一個人楞了半響,掉著淚對爸爸說:「你要我走,我就走!」說完就一個人回到房裡整理行李。根據哥哥的回憶,那時他被吵醒,發現爸媽吵架又不知道要怎麼辦,只好又裝睡不起,而我那時還不知道在哪呢!

爸爸看媽媽走進房中整理行李,也就對著媽媽的背影說:「好啊!你走呀!把你的東西全部帶走,以後別再回來!」過了一會兒,媽媽沒有拎著包包出來,房中也沒有聲響,爸爸覺得怪怪的,便走進房中,發現媽媽坐在床上,臉上爬滿了淚水,盯著床上的大皮箱發呆,媽媽看到爸爸走進房中,就用哽咽的聲音對他說:「你坐到皮箱上吧!」

爸爸心中覺得奇怪,口氣仍是不佳的問:「做什麼?」

媽媽哭著,斷斷續續的回答:「我…我要帶走屬於我的東西…我最重要…的行李…就是你呀…除了你跟小寶…我什麼都沒有了…」

過了這麼久,爸爸又聽見媽媽淡淡的訴說這個故事,在他臉上仍然可以看出這個答案當年對他的震撼,從此之後,爸爸對媽媽又敬又愛,兩人恭敬如賓,結婚已有29年了!爸爸也已經62歲,但我想他們倆一定還想在一起共度29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以後也要找一個跟爸爸一樣的另一半。




標籤:
瀏覽次數:51    人氣指數:251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身體除濕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食物里程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