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98886
 手心的薔薇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其實,那個美麗境地根本不存在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必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在開始前就注定會失敗
作者: 手心的薔薇 日期: 2012.10.09  天氣:  心情:
《你覺得自己越來越接近,但卻永遠到不了。》

我們從小被教育成「一百分的理想追求者」,
也許父母或老師從來沒講過「凡事要求完美」這句話。
然而,她們卻一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錯誤上,而非成就上;
當小孩考了九十分,他們不但不會讚美,
反而會問:「你哪些地方寫錯了?」
作業拿了四個A,一個B,他們就會問:「為什麼不是全A?」
導致孩子長大後對事情過度苛求,凡事都要求完美。

我教過一位學生,在小學、國中、高中時一直是全校第一名。
考上了醫學院後剛開始還不錯,到了大二,有一次考試,
竟有一科不及格,從此便和精神醫生打上交道。
在課業和精神藥物的交相煎熬下,他覺得自己快念不下去了。
其實他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只是對自己過苛了。

我常跟學生說一個寓言故事,是關於一隻青蛙,
牠坐在一根木頭的一端,想要跳到另一端。
那隻青蛙第一次跳時,只跳到木頭的一半。
第二次跳時,又往前跳了剩下的一半。
「牠還得跳多少次,才能到達木頭的另一端。」我問學生。
他們都拿出紙筆,試著想解出答案,但沒人能想出來。
因為那是個無解的問題:青蛙永遠無法到達木頭的另一端。
牠會越來越接近,但都差那麼一點。他一直試,可是永遠到不了。
當人追求完美就變成了木頭上的青蛙,你會覺得自己越來越接近,
但你永遠到不了。在你開始前就注定會失敗,因為你每次都覺得少了點什麼。

我們都有經驗,有時後一天做了九十九件順利的事,只有一件搞砸,
便沮喪得不得了;只要一些不如意的事,就足以毀了整天的好心情。
原因就出在這裡。

絕大多數人都不滿現況。有關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深思ㄧ下,
因為,跟許多人相比,我們的生活已經算不錯了,為什麼不快樂?
是不是因為對自己或別人太苛了:業績沒達到預期標準、襯衫燙得不夠平整、
先生用完東西沒歸位、太太粗心大意、孩子考試沒滿分‧‧‧‧‧。
無論是什麼,只要你想一切盡如人意,那你就會經常不如意,就會一直處在不滿的情緒中。

怪不得作家安‧威爾生‧薛佛會說:「完美主義是最高級的自我虐待。」不管多努力去做,
你那「完美」的心,還是會發現哪裡不完美。

有一則廣為流傳的故事:
有個漁夫在出海捕魚時發現了一顆晶瑩滑潤、非常美麗的珍珠。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再這顆珍珠上面有一個小黑點。
漁夫想,如果能把這個黑點去掉,這珍珠就太完美了。
於是,他小心翼翼地剝掉了珍珠的第一曾表殼,可是黑點仍然存在。
漁夫再剝掉第二層,心想黑點應該不見了,可惜事與願違。
他繼續一層層地剝下去,直到黑點消失了,可是珍珠也沒有了。

想想看,你是否也是這樣,讓一片烏雲遮蔽了所有陽光?

很多人都聽過「80-20法則」,也就是俗話說的,
一般人花費百分之八十的力量,卻只達到百分之二十的效果。
比方,有一件事尚有百分之二的改進空間,但必須多費上兩天,
甚至兩週,那你就要思考有沒有投入的必要,
是不是該把時間拿出來做更有意義的事?
有位教育專家說過:「如果孩子已經考了九十九分,我們就不該鼓勵他追求一百分。」
理由是:「花百分之百的努力,可能因此得到九十九分,但想要獲得那最後一分,
卻需要花上百分之兩百的努力,那一分的成本太高了,不如省下這些時間,讓孩子享受人生,探索世界!」
他說得對,千萬別為了一個黑點賠上整顆珍珠。
標籤:
瀏覽次數:59    人氣指數:259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其實,那個美麗境地根本不存在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必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