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034052
 媛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守神的誡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尋得肥美的草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以弗所書三14-19
作者: 媛媛 日期: 2017.05.31  天氣:  心情:
以弗所書三14-19
【弗三14】「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原文直譯﹞「因這緣故,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面前屈膝,」
﹝原文字義﹞「屈膝」駱駝。
﹝背景註解﹞古時猶太人禱告,通常是站著(可十一25;路十八11,13);有時也跪下,特別是大患難或心裏極度不安的時候(但六10;路廿二41;可十17),故禱告時屈膝下跪,表示特別的恭謹或事態嚴重。
﹝文意註解﹞
「因此」表示承接上文所論神有關教會的奧秘。
「我在父面前屈膝」
『父』有二意:
(1)指祂是我們的源頭;
(2)我們是神所生的。
使徒大概意識到他在本書信裏所講的,一般信徒不容易明白,所以用屈膝禱告。
『屈膝』表示謙卑與誠懇。
﹝話中之光﹞
(一)屈膝代表的乃是極深的敬畏、感激、謙卑、降服,當一個受造物真實體認到自己的渺小、不配,神恩典的浩大、權能的無限、榮耀的崇偉,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二)也許有些人在外表上確實是跪了下來,但他們的內心並未屈膝;表裏不一致的敬拜,不能得神的悅納。
(三)屈膝是信徒爭戰犀利的兵器,魔鬼最害怕信徒的膝蓋。
(四)信徒在神面前是該常常有駱駝(屈膝)的形態的。
(五)保羅在本書中三次以「因此」帶進禱告(弗一15;三1,14),這顯示了不管甚麼情況,都可以成為保羅禱告的理由,他都因此帶進禱告裏。但對於不禱告的人,任何情況都可以成為他不禱告的藉口。
(六)「面前」意指『面對面』。一旦我們明白禱告是與神面對面,我們就不得不屈膝。我們是屈膝以與神面對面。
【弗三14】「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因此”表示承接上文,包括第2章所論猶太與外邦的合一,同被建造成為聖靈居所的事。同時也可以包括下文,他所要祈求的事。
“在父面前屈膝”,他的禱告是向著天上發出的,不是給人聽,乃是給神聽,乃是在人面前說話,乃是在父面前說話。這“父”的稱呼,表現他對神不但有親密的關係,也有恭敬的態度(許多人不能同時有這兩種態度)。他這種恭敬的態度,是由於他對神深切的認識而自然生出來的。他認識這位元天父,乃是有豐富恩典和慈愛,又是聖潔威嚴的全能的父,敬愛之心便油然而生,就在祂面前屈膝下跪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三14】「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屈膝』代表的乃是極深的敬畏、感激、謙卑、降服,當一個受造物真實體認到自己的渺小、不配,神恩典的浩大、權能的無限、榮耀的崇偉,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心理、生理反應。―― 周神助《榮耀的教會――以弗所書的信息》
【弗三15】「(天上地上的各家(或作全家)都是從祂得名。)」
﹝原文直譯﹞「在諸天裏和在地上的各家族,都是從祂得名。」
﹝原文字義﹞
「家」家族,族系,(指由一個父繁衍出來的子子孫孫,亦即『屬於同一個來源』)。
﹝文意註解﹞
「天上地上的各家」或謂天使是一家,以色列人是一家,外邦人是一家,我們信徒又是一家;無論神所創的,神所生的,都是祂的家。
「都是從祂得名」
『得名』就是命名的意思,所有受造之物,都是從造物主得名;所有被生的,都是從生者得名。
『從祂得名』亦含從祂得福之意,因福分是包括在名分之內的。
﹝話中之光﹞
(一)我們基督徒要常常記住,我們所得的名乃是神的名;我們是以神的名為榮!
(二)但願我們都能意識到: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是代表父的家,祂的名覆蓋著我們,所以千萬不要叫這名受污損!
【弗三15】「(天上地上的各(注:或作“全”)家,都是從他得名。)」
“(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本句在括弧內,是解釋上節所稱之父是怎樣的父,乃是天上、地上各家的父。在此“家”指教會,即一切重生得救之人(參二19)。“天上”的家,指已經離世回到天家的眾聖徒,“地上”的家,指地上各教會的信徒,“都從祂得名”就是都從祂得兒子的名分(參羅八15-24),都從祂而出,成為神家名下之人的意思。“從祂得名”,亦從祂得福之意,福分是包括在名分之內的。
“家”原文patria新約共用過三次,在路二4;徒三25都譯作“族”,英文K.J.V.在路二4譯作lineage(即族系),徒三25譯作kindreds(即家族或親屬),按新約字解W. E. Vine這patria實際上只是父親patria,加上一特別的字尾而成,指凡屬天父的神家兒女。
在此K.J.V.譯作whole family即全家,但N.A.S.B.譯作every family即各家。
“屈膝”是保羅爭戰犀利的兵器,他的膝蓋是使魔鬼戰抖的膝蓋。──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三14~15】看到了教會在神心意裏的安排,看到了教會在恢復神的榮耀的計劃中的地位,保羅又禱告了。榮耀的教會,若不藉著禱告,人就不容易領會。人不單需要領會這榮耀的事實,還要實在的活出這榮耀的事實。這個真不容易。因為這不只要對付撒但的打岔,還要對付人自己的愚昧。雖然有那麼多的困難,神榮耀的計劃一定要完成,神也必使它完成。保羅的靈裏面感覺到這一點,他摸著神的心意去禱告;我們的靈裏面也該有同樣的感覺和禱告,好叫我們進入神榮耀的建造。──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三16】「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
﹝原文直譯﹞「求祂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能力,得以在你們裏面的人裏剛強起來」
﹝原文字義﹞
「心裏的力量」裏面的人;「剛強」堅強,有能力,強健。
﹝文意註解﹞
「豐盛的榮耀」原文是『榮耀的豐富』,榮耀即神的彰顯;神透過天上地上的各家,多姿多采的彰顯祂自己,故這榮耀是豐富的。
「按著祂豐盛的榮耀」意即神是根據祂榮耀的豐富,而作工在我們身上。
「藉著祂的靈」祂的靈即聖靈,這靈具有生命的能力;神是藉著聖靈運行在信徒裏面,使信徒得以有屬靈的經歷。
「心裏的力量」原文是『裏面的人』,即信徒重生之後,在靈裏活著的新生命。它是我們內在的部分以及屬靈的部分;它包括了一個更新的人之心思、意念、靈,這個人乃是『在基督裏』的。
「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信徒屬靈的新生命常因幼稚而軟弱,須要長進壯大到剛強的地步。
﹝話中之光﹞
(一)我們在外面所彰顯的,乃基於我們裏面所是的;我們『裏面的人』強或弱,決定我們的生活見證好或壞。
(二)裏面的人剛強起來,不是人為的,不是人要剛強就剛強的,乃完全是聖靈的工作;人可以外面裝著剛強,但內裏仍是軟弱的,只有聖靈在人身上作工,人就很自然地剛強起來。
(三)裏面的人剛強,便有能力勝過試探,順從聖靈,成為屬靈人。
(四)我們裏面的人無論缺少甚麼,神按照祂的本性,都能加給我們,而且是豐豐盛盛的加給我們。
(五)保羅禱告的特色:
(1)絕對是屬靈的:他所關心的是信徒的屬靈光景,而非物質享受。
(2)乃是具體的:他的禱告絕不是一個空泛的禱告,而是非常具體、有內容的禱告。
(六)基督徒處理生活中難處的方式,並非先採取甚麼行動,乃是先對付我們自己的屬靈光景;基督徒對付難處的方法,是藉著聖靈,在我們心裏建立起抵抗力。
【弗三17】「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原文直譯﹞「使基督因著(你們的)信,安居在你們心裏,使你們既在愛裏扎根立基」
﹝原文字義﹞
「住」完全的同在,安頓下來,住下,久住,定居,(此『住』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不斷進行的,並且這字是指永久的,有別於暫時的居所);「有根有基」被植根並被立基,使生根並奠基。
﹝文意註解﹞
「因著你們的信」信就是摸著了裏面屬靈事實;我們的信,是基督在裏面管理並支配我們的根據。
「住在你們心裏」意即在心中作主、掌權。聖經中的『心』,通常是指一個人的中心;它不僅指感情部分,也包括心思、理性和意志;可以說它是靈魂的城堡。
「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根』是說我們是神所栽種的植物,
『基』是說我們是神所建造的房屋(林前三9);我們必須是在愛裏,才能扎根立基,而這愛乃是基督住在我們心裏的結果。
﹝話中之光﹞
(一)裏面的人剛強了(16節),才會大有信心;也只有大有信心的人,主才能在他心裏定居下來,並且作主掌權。
(二)信心和愛心乃是我們經歷基督的條件;認識基督是用信心,享受基督是用愛心。
(三)信心在愛心之先,但不是愛心的根基;基督才是我們愛心的根基。
(四)信心也能使我們相信『基督住在我們心裏』,乃是一個事實,而不是一句口號;缺少信心的人永遠無法相信這事實。
(五)保羅不是為我們有沒有愛心禱告,因為我們凡是神兒女的,多多少少都有愛心。
(六)我們的問題是愛心沒有根基;沒有根基的愛靠不住,常易刻變時翻。
(七)有根有基的愛,就是受得起考驗的愛;愛心如不受考驗,就不能知道是真是假,是理論口號,還是事實。我們的愛心曾受過考驗嗎?
(八)「根」與「基」都是有深度的東西,而且是主要的東西;在教會的見證上,我們不可只有膚淺的愛。
(九)真正的愛是從主來的,只有讓基督永久地安居在心裏的人,才有可靠、且有深度的愛;若不是因為祂,我們實在無法愛那些我們認為不可愛的人。
(十)在我們相信主時,祂雖已進入我們的裏面,但我們仍須天天不斷地騰出心裏的地位,讓祂充滿裏面的每一角落。
(十一)獲得能力的秘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基督「住」在我們裏面,或說基督在管理著我們生活中的一切。
【弗三17】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住”原文katoikeesai按Dr. W. E. Vine的新約字解認為這字是安居下來的意思,英文譯本多譯作dwell,所以這不是暫住一宿,乃長住在心。(現今不少信徒彷佛不是要基督長住在心中,只在需要時接來住一宿。)
“有根有基”的“根”與“基”是兩種比喻。“根”是植物生長的比喻,植物的根部要深入泥土,才能經常獲得養料,而生長穩固。“基”是房屋建築方面的比喻,愛心的根基建造在基督的磐石上才不怕“雨淋水沖”(太七26-27)。但基督住在我們心裡的結果,就等於把一個愛心的源頭,一個永久的磐石放在我們裡面,我們若順看裡面的基督而活,愛心當然會堅強穩固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三18】「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原文直譯﹞「就得以有能力和眾聖徒一同領會何為那闊、長、深、高」
﹝原文字義﹞
「能以」大有能力,能力出眾;「明白」抓取,獲得,領會。
﹝文意註解﹞
「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原文並無『基督的愛』四個字,乃是根據上下文而添加進去的;主的愛和祂的自己實在廣闊無量,單憑我們個人的經歷,所能領略的十分有限,故須和眾聖徒一同才能明白。
「明白」是說心性上的一種瞭解,含有『用心地抓住』一件事,或者『在心理上堅固地把握』一件事的意思。
「是何等長闊高深」這四個度量,照原文次序是闊、長、深、高,有如下的幾個解法:
(1)指基督的愛,其容量最寬『闊』,闊達天下萬族(太五45);其時間最久『長』,長及永恆(耶卅一3);其程度最『深』厚,深過人類的苦痛與罪孽(羅八35);其性質最『高』超,高過諸天(詩一百○三11)。
(2)指基督自己是無限量的;信徒對主的認識和經歷,由點而線,先有直線式的寬『闊』;接著不斷長進,形成水平面式二度空間的闊且『長』;再下去便是『深』入的瞭解,轉成立體式的三度空間;最後是向上加『高』,而有屬天超越的無限度量。
(3)指神救人的計劃,『闊』如我們所在的世界,而無東西南北之界限;『長』如人類生命之流,從亞當以後起,以至尚未出生的人;『深』如地獄之門,即使最兇惡的罪人,也能從那裏拯救出來;『高』如至高的天,使蒙恩者得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
﹝話中之光﹞
(一)當我們愛人愛到不可能再愛的時候,才會瞭解主對我們的愛是何等浩大。
(二)我們不但要和眾聖徒一同聚會,也必須一同明白,沒有身體生活就明白不來,就是明白也有缺欠。
(三)離群獨處是信徒瞭解基督的愛的障礙;不要把明白基督的愛視為個人的獨有經驗。
(四)我們裏面的容量有多少,基督就填滿我們所有的容量,因基督是無限量的。
(五)基督的愛是超過人所能理解的;並且基督的愛仍然在擴大延展,超越我們一切的經驗範圍之外。
(六)我們愈去瞭解基督的愛,瞭解得愈深愈多,就愈蒙福。
【弗三18 基督的愛「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宇宙中最大的能力是愛的能力,人世間也是如此,只有愛肯犧牲自己,能征服人心,只有愛能給人喜樂,只有愛永不止息,但我們到那裡能找到這個偉大的愛,真正的愛,永遠的愛來呢?從任何人那裡都找不到,只有從神那裡。神就是愛,而神的愛是藉著基督彰顯出來的。
神到小小的地上來作卑微的人,這就是最奇妙的愛了,祂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受那樣羞辱、痛苦,來擔當我們的罪,更是祂的大愛,乃是為著救我們這些敗壞不堪的罪人。甚至知道我們蒙恩以後仍然會對祂冷淡無良,祂卻愛了我們這些不可愛的人,把我們一個一個地尋找拯救,並一直愛我們到底。
祂救我們不止是不下地獄,更是賜給我們永生,在天上永世裡作祂的配偶,再不分離,同樂,同榮。祂揀選我們作他的新婦,成為祂身上的肢體,與他聯合成為一靈,這是何等的愛。祂的愛是何等地長闊高深,實在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我們對祂有什麼反應呢?我們的心是否完全被祂所得呢?──《每日天糧》
【弗三18】「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基督的豐盛是長闊高深的,是無法測透的,所謂『』長是永遠取用不完,『闊』是適合任何對象,『高』是沒有可比擬的,『深』是無限而探討不完的。―― 陳尊德《更加豐盛―歌羅西書的信息》
【弗三18基督之愛長闊高深意義如何?】
答:基督的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弗三19),因為這愛的源頭是出於神(約壹四7-9),人是難於用有限的智慧,去判斷推測神無限愛的啟示全部範圍(參羅十一33;參卅六5,6)。使徒保羅在這裡說:「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三18)。他只能以長闊高深這四個字,來形容基督如此無比的愛,但不知究竟達到何等極限的程度。茲就這幾個形容詞,讓我們來作一番解釋。所謂基督的愛,其長——表示祂慈愛是永遠長存,因祂是長遠活著,拯救人類到底,凡是到祂面前來的人,祂總不丟棄他,其愛之長,是無時間限制的(詩一O六1;來七24,25;約六37)。其闊——表示祂的慈愛臨到萬邦,不分是猶太人,外邦人,遠處的,近處的,不分貧富貴賤,沒有地域國界之別,因祂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得救,其愛之闊是廣大無邊,是普及世界的。(加三28;弗二17;徒十一18,十七26,27;太五45,46;路十四13;彼後三9;提前二4;約十二47,32)。其高——表示祂的慈愛高及諸天,達到宇宙穹蒼,是充滿萬有的,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祂所造的。祂既然是用全能的命令托住萬有,如今又潔淨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父神的右邊,天天為人祈求,其愛之高是神聖偉大的,(詩卅六5,7;西一16,20;來一2,3;羅八34;詩一O三11)。其深——表示祂的慈愛,能深植入人心,使人信服,根基穩固,堅定不移,因祂有深奧的真理,有豐富的憐憫和恩典,吸引萬人歸向他,是藉著十字架上的為人代罪受死將祂的宏恩大愛。向我們顯明出來(弗三17,8,二4;西一23,二6,9;提前三16;羅十一33;約十二32;羅五8)。我們從這以上四方面,可以深撤了悟基督的愛,永不改變,是充滿了天地宇宙萬物之間,普及世界每個角落,其範圍是無限量的。——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弗三18長闊高深”指什麼而官?又,深與高有何分別?】
本節原文並無“基督的愛”四字,乃是早年譯經者所加,原文只說:“可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那長闊高深”。然後在19節才提及“愛”,“知道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
解經家一向對此“長闊高深”一語有“高深莫測”之感,不知保羅的原意到底指什麼物件而言,下列是解經家對此語的不同推測:
一、指基督的愛而言,正如中文聖經譯者所加的話。使眾聖徒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長闊高深是中國人說話的自然次序,原文乃是闊、長、深、高)。基督的愛長如時間與歷史,闊似整個羅馬帝國的領土,高至天上,深至陰間,任何人均能因相信基督而享受他這偉大的愛。
二、指神救人的計畫是何等長闊高深。神救人的計畫被保羅釋為一種“奧秘”(4一6節),意即神救罪人,並不分猶太人與外邦人。他的計畫長如由亞當至現在任何一個人,闊似無東南西北之遙,高至天上,深至地獄,任何人均可接受恩,同為神的後嗣,同蒙應許(6節)。
三、指二章未段所言神建造的靈殿(19一22節)。這靈殿包括猶太人、外邦人、遠處的人、近處的人(二章17節),所以可以用長闊高深來形容,是一個偉大的宮殿,亦即教會,所以17節有“基督住在你們心裏”的話,即指住在此靈殿而言。
四、我仔細揣摩,覺得保羅在這裏所說的是指17節的話而言,該節說:“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這件事的結果乃是“能以和眾聖徒,同明白那長闊高深”即明白基督“住”在我們心裏的情形,是多麼長闊高深!他居住在信徒心
裏是長於時間,闊如空間,高似諸天,深似洋海,他的居住不改變,亦無人可以破壞。
然後保羅說:“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表示18節是指“明白基督的愛”,19節是指“知道基督的愛”(原文19節有基督的愛一語,中文卻加在長闊高深之前)。
基督住在我們心裏一種奧秘,但一個追求靈性長進的信徒是可以明白這種奧秘的。
至於“長闊高深”這四個形容詞的解釋乃是:“長、闊、高”是一件物體的三個存在的表現。但以一件物體而言,高與深並無分別,只有往上看與下看之別,深不過是高的延長而已。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認為物質的外形存在因素,除了長闊高以外,尚有第四種因素,那就是“時間”,因此物質有“長、闊、高、時間”四種存在因素了。
可是,原文“深”字乃是BATHOS(*0*),音譯可作“百妥”。這字一般的意義指“水深”、“根基深”及“道理深奧”而言。但這字亦包括“豐滿”、“極度”及“擴充”等有增加及“動”的意味。比方一輛行走的車輛,它是“長闊高”與“動”,如車不動只是廢車。又如一棵樹也是“長闊高和長大”,樹如不長便只是一根木頭。又比方一個小孩有“長闊高和長大”,不長大的小孩子可能是一個玩具。所以這個深字不是“靜的深”,乃是“動的百妥”,涵義甚廣。無論以之解釋為基督的愛,或神救恩的計畫,或靈殿或基督住在我們心中,除了長闊高以外還有一個會動的,長大的,擴充的,高升的一個因素。――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弗三17~18】保羅這一個禱告的另一個重點,是從個人進到眾人,這是建造的實際原則。個人生命的長成,裏面的人剛強起來,是有一個目標的,或者說是有一個出路的,就是進到眾聖徒的裏面,而活在並溶合在眾聖徒的裏面,這就是身體的實際。「和眾聖徒一同」就是身體的要求,也是身體的原則。個人的長大,是為了進入身體的生活;準確的生命追求的道路,一定把人帶進身體的生活裏。
裏面的人剛強起來的結果,是讓基督能以不受打擾的住在我們裏面,使我們的愛有根有基;這愛是從基督的生命發出來的愛,既非發自人肉體的愛,也非體貼人自己的愛。這愛驅使我們融化個人在眾聖徒中間。我們雖是同作弟兄的,但我們容易愛這個惡那個。當我們覺得每一個神的兒女都是可愛的時,我們就進到眾聖徒裏頭,眾聖徒也進到我們裏頭,因為這是身體。
神也是這樣的定規,個人認識神和經歷神是有限的,只有眾聖徒在一起,把每人所認識和所經歷的匯合起來,那就是神的豐富顯出。只有與眾聖徒在一起,纔能真正的「認識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一個人或少數的幾個人,決不可能透切的明白基督的愛,也不可能豐富的顯出神的恩惠和大能。──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三19】「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原文直譯﹞「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為要叫你們被充滿到神一切豐滿(的地步)。」
﹝原文字義﹞
「知道」憑經驗而得的知識;「過於」超越,勝過;
「充滿」(前一詞)豐滿,豐盛,盈滿,長成;
「充滿」(後一詞)充而滿之,成全,完成。
﹝文意註解﹞
「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我們的知識僅只一點點,而基督的愛是超越知識的,是過於人的思想所能領悟及想像的,但當我們實際的經歷基督時,就能認識這個愛。
「神一切所充滿的」代表神的能量、力量和屬性的總和。
﹝話中之光﹞
(一)惟有當我們深深看見自己愛心的貧窮,因而生出一種真正的謙卑,才能使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我們。
(二)教會應該過一個充滿神一切所充滿的生活,可惜今天教會常顯不出神一切的豐盛。
標籤:
瀏覽次數:8    人氣指數: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守神的誡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尋得肥美的草場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