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情之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光之彩。叁月手札】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神之殤】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4.05.21  天氣:  心情:

 


 


 


 


 







.
.
.


 


 


 




 


 


犬貓氣短 龜鶴壽長


語若縈息 呼短納長


緩若魂凝 氣促神殤


念沉若定 悠然涵廣


息襲若急 命復悽滄


識聚心寧 福緣無相


 


拈指徐徐若觀音


低眉無動斂冥王




阿賴怎墜悲慈淚


輕輕曾越天河長


 


語默眸竟情何動


執手脈脈忘八荒




靈犀若望凝朱唇


叁生何須羨鳳凰




.


.


.


 


 


 



 


 




.


.


.


 


 












*





































































































 
中醫學
太極圖
中醫理論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中國哲學道教中醫學中常見的概念。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將氣的概念抽象化,成為天地一切事物組成的基本元素,有著像氣體般的流動特性。人類與一切生物具備的生命能量或動力,也被稱為是氣,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是氣的運行與變化的結果。中醫學認為,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護線,聚於體裡保護著臟腑,而流散發於膚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導致疾病發生。



字源


氣源自於古字,最早是氣的意思,是個象形字[1],有呼吸、氣息的意思[2],也有米飯的意思[3]。其很快被引申,具備天氣氣候節氣氣味乃至於風氣、流行等等意思,也發展出許多異體字,如、餼,在唐朝之後逐漸定型為氣。


至宋代之後,道教思想家為了區別先天的氣與後天的氣,採用古字「炁」來代表先天的氣,代表無極,氣則被當成是後天的氣,為太極。這兩個字的意義又被分開。但是除了道教文獻之外,通常都以氣來概括。


中醫學


氣是中醫學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藏於血中,可運行於血脈之外,可聚集於穴位之中,在內維繫臟腑功能,在外濡養皮肉筋 骨,可用於修復組織器官,抵禦外邪。用於濡養功能的氣稱榮氣,用於防禦功能的氣稱衛氣。分布於經絡之中的氣稱經絡之氣,分布於臟腑的稱臟氣或腑氣,如分布 於心的氣稱心氣,分布於胃的氣為胃氣。聚集於胸部的稱宗氣,聚集於小腹丹田部位的稱元氣,生命活動正常運行的氣稱正氣,致使生命活動運動不正常的氣稱邪 氣,維繫身體功能供應能量的氣稱谷氣,臟腑正常功能產生與生髮之氣稱真氣。


氣的外在生命活動表現稱為神,有氣者為得神,無氣者無神,少氣者少神,氣足者神全。


氣在穴位中運行與停留,穴位又稱氣穴,穴中之氣由經絡所生髮,經絡之氣由臟腑所生髮。臟腑之氣始源於脾胃中的食物與肺系呼吸之氣。針灸通過調節穴位之氣來調節經絡或臟腑之氣,藥物多通過調節臟腑之氣來調節臟腑經絡。


氣可轉化為精,藏於五藏之中,或藏於骨髓之中,以供不時之需。精可化為氣,氣可化為神。道家斂神以集氣,斂氣以藏精,用於延緩衰老。


氣的運行受天氣變化,七情六慾,飲食房事等的影響,從而生病。中醫治病在於調氣。


氣又分陰陽,運行於臟器及其相應經絡之中的氣稱陰氣;運行於腑中及其相應經絡之中的氣稱陽氣。


中藥學


氣味,味道:在中藥學中,指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藥物的特殊氣味。


現代解釋


1959年,秦伯未提出「氣的物質說」。(詳見秦伯未《中醫入門》)[來源請求]1962年,羅石標提出「氣的功能說」[4]。同年,(1962年),危北海提出『氣的兩義說』。[5][6]另外,還有李德新的「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說」、黃坤儀等的「人體氣場說」、李梢等的「氣與熵流說」,及吳邦惠的「氣的序參量說」。[來源請求]


1996年,鄧宇等認為中醫的氣是現代生物學已經發現和尚未發現的生命活性三要素:「信息-能量-物質」流的統一體。[7].氣集合、氣元素。[8]


血液循環共振理論認 為在血液循環的俱共振的現象,血管有其特定的共振頻率,器官及穴道同樣有其特定的共振頻率。器官或穴道與動脈因為耦合振動進而產生分頻現象。人體器官系統 都有各自的頻率,把相同諧波共振的器官歸為同一類,則自然得到內臟與經絡關係。五臟及其經絡歸屬低頻,故屬陰;六腑及其經絡,歸屬高頻,故屬陽。「氣」由 共振之理論看來,就是心臟所打出來壓力能量的表現,當某器官系統氣不足,則壓力亦為不足,器官中微小動脈括約打開時,血液就無力量再射入微血管中進而營養 組織,所以此器官系統就會因氣不足而缺血,自然就缺乏營養,缺氧及抵抗力等,進而造成代謝之廢物累積,累久而之,人體百病皆可由此而來。[來源請求]


氣從未被正統科學證實過,所以有人建議,如果氣是在期待下出現的,就是自我暗示作用;如果在非預期之下出現,可能是腦部感覺皮質區的電訊流動,而不是皮膚下的神秘能量流動[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引用




  1. ^ 《說文解字》:「氣,雲氣也,象形。」

  2. ^ 《集韻》:「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3. ^ 《說文解字》:「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

  4. ^ 羅石標,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 26-27

  5. ^ 危北海,「氣」在祖國醫學中的應用[J],中醫雜誌,1961年,(3): 31-33.

  6. ^ 危北海,答「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27-29

  7. ^ 鄧宇、施仲源、單寶祿 氣功外氣的本質:「信息-能量-物質」統一的廣義物質波,亞洲醫藥, 1996

  8. ^ 鄧宇,朱栓立,徐彭 等, 中醫氣的現代實質與氣的定量:氣集、氣元,《數理醫藥學雜誌》 2003年第16卷第4期,346-347

  9. ^ [1]



期刊文章



  • 危北海,「氣」在祖國醫學中的應用[J],中醫雜誌,1961年,(3): 31-33

  • 羅石標,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 26-27

  • 危北海,答「也談氣」[J],中醫雜誌,1962年,(3):27-29


書籍



擴展閱讀


研究書目


  •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標籤:
瀏覽次數:428    人氣指數:1428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情之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光之彩。叁月手札】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