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47393
 愛情1/2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夢 .....意義....可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男人是不是九成都是下半身動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恐慌症
作者: 愛情1/2 日期: 2011.11.11  天氣:  心情:
約有百分之一點五的人會經驗到這令人難過的恐慌症.恐慌症常常發生於十幾歲的青少年身上,原因不明.但幾乎跟生涯的一些重要關口有些關聯,例如:考試,結婚,有第一個孩子等等.也有些證據顯示似乎跟家庭遺傳有關.


恐慌發作:恐慌症的正字標誌

恐慌發作是沒有任何警告或明顯的理由的.那讓人沒法克服的瀕死恐懼遠遠比一般人的緊張要來得強烈的多了.恐慌發作的症狀包括:


*心跳加速
*呼吸困難,感覺得似乎吸不到氣
*頭痛,頭暈,或反胃
*顫抖,冒冷汗
*感覺喉嚨有塊物阻塞
*胸痛
*身體或臉有灼熱感
*手指或腳指麻痺(針刺感)
*害怕自己即將發瘋或死亡


也許你知道因害怕而害怕的身體反應,但恐慌發作卻是毫無原由的.恐慌發作甚至可能在睡覺時發生.補充上述的恐慌發作症狀:

*恐慌發作來得突然,沒任何警訊,也沒有任何方法停止恐慌發作
*恐慌發作的恐懼程度遠超過正常的感受,通常是沒有任何關聯.
*恐慌發作常常幾分鐘就過去了,身體的反應往往是無法及時的調適.


恐慌發作對身體而言是不會有害的,但伴隨的感覺失去控制及死亡的恐懼是最難克服的障礙.甚或引發畏懼,憂鬱,強迫症,自殺等行為.影響甚至會擴大至不敢面對外來的社會.通常這些畏懼與其說是害怕特定的事物或地方倒不如說是這些事物或地方會讓人害怕引發恐慌發作.


如何判斷是恐慌症?

請記住只有有經驗,合格的醫師能做此診斷.

有研究顯示平均需看過十名醫師才能有正確的診斷是恐慌症.且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得到他們想要的治療.所以知道恐慌發作的症狀對你自己是否能早點得到幫助是很重要的.

一般來講,經歷一到兩次恐慌發作是不需過度擔心的.除非你一而再的恐慌發作,或是一直受到恐慌再次發作的心理威脅.如果持續的擔心恐慌發作,那就需要看看醫師了.


恐慌發作的原因:心理,生理,或者都是?

生理:
有些報告認為可能跟家族性的遺傳有關係. 恐慌發作可能是跟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
調有關跟民族性(ethnic groups)有關.女性得恐慌症的比率是男性的兩倍.
心理:
壓力下的生活可能較易引發恐慌發作.另一個例子是在最近失去或跟最親近的人分離.
生,心理:
生,心理一同影響而引發恐慌發作.舉例來講,假如有人經歷心跳加速的經驗是因為
喝了咖啡,運動,或服用特定的藥物.為此他可能認定是恐慌發作,而為此焦慮,最後果
真恐慌發作.


最讓人挫折的是恐慌發作並沒有辦法知道如何阻絕不同誘發恐慌發作的因子.所以正常的治療方式便是從全方面著手-----身體,心理,心靈.
~~~~~~~~~~~~~~~~~~~~~~~~~~~~~~~~~~~~~~~~~~~~~~~~~~~~~~~~~~~~~~~~~~~~~~~~~~~~~~~~~~~~~~~~~~~~~~~~~~~~~~~~~~~~~~~~~~~~~~~~~~~~~~~~~~~~~~~~~~~~~~~~~~~~~~~~~~~~~~~~~~~~~~~~~~~~~~~~~~~~~~~~~~~~~~~~~~~~~~~~~~~

的即時通

積極轉診,不教恐慌症藏匿作祟!


突如其來的窒息感慌亂了生活

恐慌症往往在急診室中被診斷「不是病」,但發作起來卻會要了患者的命,這是許多長年患有恐慌症的病友,經常表露於外的心情寫照。恐慌症在發作時,並沒有任何警告或明顯的理由,只有一股讓人難以克服的瀕死恐懼感,如影隨形地緊纏著患者。由於恐慌症發作總是突如其來,且沒有特定的時間、空間,讓患者根本沒有機會防範,只能任由這股突然降臨的恐懼摧毀心防,並成為愈來愈懼病的驚弓之鳥。加上恐慌症的發作時間往往只有十幾、二十分鐘,所以當病人帶著強烈的痛苦前往醫院急診室求助時,已無法讓人察覺病痛的來處,導致病患總被人貼上「裝病」的標籤,甚至長期遭受家人的誤解與責難。


積極轉診,不教恐慌症藏匿作祟!

對於找不到病因的患者,建議不妨轉診精神科,或可縮短摸索病因的時間,大大減輕病人的痛苦。

文‧圖/邱麗文

在高度競爭的工商社會中,想要比別人早日「更上一層樓」已顯得愈加困難,而隨著環境的整體壓力快速累積,罹患「恐慌症」的人也正逐年增加。由於國人對該症的了解普遍缺乏,自然不容易發現身邊親友正面臨恐慌症的威脅,導致多數患者始終都排徊在「有病?沒病?」的疑神疑鬼中,不但平白受了摸索病情的長期折磨,也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更由於,恐慌症病患拖了十年以上才就醫的情形非常普遍,導致許多患者因為「始終無法對症下藥」而出現許多併發症,甚至還有人因此而心生絕望走上絕路……。

大偉(化名)是個急於往上爬卻罹患恐慌症的社會中堅,多年來,他除了必需面對經常發作卻不知名的病痛,還要不斷承受在許多重要時刻的馬前失蹄,其痛苦與焦慮是外人難以體會的。而造成大偉這些年來痛苦的最大原因,是他始終不知道自己的症狀全是「恐慌症」在作祟。

壓抑病痛力求完美表現

大偉五年前剛從美國留學回來,學資訊管理的他,甫回國就趕上資訊業迅速起飛的榮景,成為各方看好也羨慕的「科技新貴」。雖然面對工作一直都得心應手,大偉卻不斷換工作,其主要原因總是:眼前的工作難以發揮所長,讓他毫無成就感。就這樣,他一個工作換過一個工作,始終找不到感覺得以發揮的舞台,於是心情始終顯得煩躁,且總會沒來由地頭痛、胸悶……。

由於外型帥氣、皮膚黝黑,加上一身鍛鍊的肌肉,大偉總是給人「陽光男孩」的健康形象,覺得他理應是樂天且沒有心眼的人;可是私下的他,卻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且患得患失的人,不過他從來沒有將這一面表現在外人面前。

投入職場的這幾年,大偉始終都不滿意眼前的表現,並對「不能表現得更好」而顯得心浮氣躁。平常面對朋友,他總是喜歡強調:「希望自己三十歲時,可以達到別人三十五歲的成就。」這股急於超越的霸氣,更讓他對工作顯得挑剔且抱怨連連,也讓身邊的親友擔心不已,怕他給自己的壓力太大而影響到健康。

面對著親友們對他身體健康的操心,大偉總是採取「壓抑病痛」的態度來面對,只因他多年來就一直有頭痛、胸悶的毛病,卻一直找不到病因對症下藥,所以他只好一面忍住病痛,一面力求不在親友面前讓人看出端倪。

愈來愈難忍受病痛,自信心也瀕臨崩潰

近兩年來,大偉胸悶、頭痛的症狀變得愈來愈容易發作,而且每次發作起來都讓他幾乎無法忍受,加上最近症狀發作的時間,總是在重要會議開始之前,讓一向都習慣壓抑病情的他簡直要崩潰了,擔心再也忍不住無端發作的病痛……。有好幾回,他強忍著痛苦挨到會議結束,雖然沒有被旁人發現異狀,自己卻早已痛出一身汗。眼見病情的發作愈來愈頻繁,大偉的情緒也愈來愈悲觀,讓年近三十的他,深感「達到別人三十五歲的成就」已經愈來愈不可能,甚至連同年齡的競爭者,他都沒有信心能夠一一超越。

由於大偉的父親長年酗酒,且將照顧家庭的責任丟給柔弱的母親,讓他從小就非常渴望快快長大,好照顧辛勞扶養他長大的母親,並期許自己「絕對不可以像父親」。背負著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他顯得有些急功近利,還抱定除非達到心中目標,否則永不結婚的決心。大偉從不將家裡的事情與自己的心事告知任何人,只是自顧自地埋頭努力且憂心忡忡,當他發現胸悶、頭痛的症狀愈來愈嚴重時,就透過不斷上健身房運動來企圖化解痛苦,卻換來「運動過度」而連連失眠的後遺症。然而,就算身體的求救警訊不斷提醒大偉必須正視自己的健康,他還是強裝自己「一切正常」,並在人前泰然自若,轉到人後就痛苦到無法忍受。

在「壓力門診」尋得治療契機

然而,再堅強的意志,也難以承受連續失眠的痛苦。大偉愈來愈意識到「自己一定有哪個地方不對勁」,雖然每回因為頭痛、胸悶而就醫,總是查不出病因,他卻不能再坐視不定期的頭痛欲裂與胸口緊繃,決定非找出自己的病源不可,用自己的方法。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大偉上網查到了「壓力特別門診」的資料,於是開始懷疑自己的種種症狀都是壓力引起的,於是就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到台安醫院的「壓力門診」,希望可以找到相關的解答。當大偉來到「壓力門診」,第一句話就是對許正典醫師說,「這個壓力門診是不是都看與壓力有關的病,而不是看精神病?」

許醫師了解大偉心中對精神病「難以治癒」的擔心與恐懼,於是用充滿了解的肯定語氣告訴大偉:「放心,只要願意配合治療,壓力門診的病人都會在短時間恢復健康的。」這句話,對大偉來說就像是穩定局勢的定心丸,只因他實在不願花精神去面對「沒完沒了」的治療,於是便主動對許醫師說明這些年來的困擾與身體上的異狀……。

由於大偉所陳述的發病過程,都屬於「恐慌症」的典型症狀;於是在完整了解他的成長背景與工作、感情、身體狀況後,許醫師便將診斷出來的結果告知大偉。由於大偉一直苦於找不到病因,所以當許醫師告知結果,他不但不懷疑、不震驚,反而表現出「終於找到答案」的如釋重負,並非常配合地接受治療。或許是因為病情從「不治之症」轉變成「可治之症」,讓大偉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不但睡眠因此而慢慢恢復正常,連面對病情發作時,也從無名的恐慌轉而變得預知的接受,於是發作的頻率也開始降低,一切的轉變都讓他對病癒更加充滿信心。

企圖當個「最早康復」的病人

處理事情一向理性、按部就班且實事求是,讓大偉面對自己的病情也是如此。除了配合醫師的建議定期會談且按時服藥、學習肌肉放鬆的技巧,他也著手投入恐慌症的研究,並將所吸收的報告資訊盡量落實在自己身上,企圖要當個「最早康復」的病人。經過了幾過星期的治療,大偉的病情進步得連許醫師都相當驚訝,「總覺得大偉每回來門診不是來看病,而是來與我討論報告內容,一切治療進度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中,實在令人相當佩服。」

聽著許醫師描述大偉是如何又如何地積極投入自我治療,不禁感觸良多:如果恐慌症的病人可以更早得知病情的相關知識,是不是就能避免發病初期的無止境折磨?每當看到許多恐慌症病友動輒發病十年、八年才得以正確治療,心中就不免感到難過,真不知這麼漫長的發病歲月,他們如何安然度日?

據說,大偉多年來都對女友極力隱瞞頭痛、胸悶的症狀,目的是不想讓對方看到他「弱者」的形象。可是在許醫師的建議下,他首度對女友打開了心防並坦白了病情,不但感到心中的壓抑得到紓解,還得到女友的鼓勵與支持,這都是他原本始料未及的結果。許醫師認為,「大偉似乎過於在意身為男人的責任與壓力,所以不敢在人前、更不敢在親密的人們面前讓人看出軟弱,導致連原本應該放鬆的時刻都無法放鬆。」

十到二十週內,病情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

由於大偉相當配合治療,加上他的女友不斷在一旁鼓勵並陪伴(友伴的支持,對心態上的調適非常有幫助),更讓他的病情迅速好轉,從剛開始一周服用三次藥物,轉而減少到一次,後來甚至只是「備而不用」。對於大偉來說,不管置身任何困難的處境,只要讓他找得到出路,他一定會積極走出困局。面對恐慌症,他雖然經過了一段漫長痛苦的「摸索病情」時期,卻仍在找到病因後快速恢復健康,實在讓人佩服他頑強不服輸的生命鬥志。

直到如今,恐慌症確實的病因仍然難以說得清,所以也無法有特別的預防方法,要避免恐慌症危害身心,除了平時自行養成紓解壓力的生活習慣外,面對找不到發病原因的疾病,也應該主動尋求精神科門診的協助,如此一來,就能及早發現因為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而不致於讓疾病擾亂了生活,甚至造成更大的傷害。即使像大偉這樣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的人,也拖了這麼多年才願意接受精神科門診的治療,平白浪費了保貴的時間,且消磨了健康的身體,如果我們尋求精神科治療的心態可以更主動、更自然,相信恐慌症的病人一定會愈來愈容易康復,畢竟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日康復」的前提下,哪還有恐慌症藏匿的空間呢?

就大偉的治療過程來說,可算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許醫師強調,「治療恐慌症的成功與否,其實是取決於患者的意志力。如果病患願意配合,通常在十到二十週內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當然,如果根本沒有配合治療的意願,或是藉故中斷治療,就很難達到相當的療效了,而受害最深的自然是患者本身。

積極轉診可免恐慌症藏匿作祟

依照過去幾年來的恐慌症病例顯示,其患者多半都曾主動前往家醫科、內科、心臟科等尋求診治,卻得不到相當的協助,導致許多找不到治療管道的病人,因此加重了病情,甚至演變成畏懼症、憂鬱症等等併發症。如果這些身體疾病的門診醫師,能夠在察不出病因的同時,建議病人轉診精神科,而不是冷淡地回答:「沒病」或是「一切正常」等等讓病人茫然無頭緒的答案,相信一定可以讓更多恐慌症的病人早期發現病因,而減少十年、八年後才就醫的遺憾發生。畢竟,人生不應該、也不必要賠上十年、八年來尋找病因的,不是嗎?

這點應該要醫、病雙方通力合作才能如願落實
標籤:
瀏覽次數:75    人氣指數:1075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夢 .....意義....可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男人是不是九成都是下半身動物?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1-11 14:36
他, 38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