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31388
 生命過客-美嫻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推銷員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錄音帶媽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自王大師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
作者: 生命過客-美嫻 日期: 2013.06.03  天氣:  心情:
轉貼自王大師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

一個捕魚的, 跟一個種田的做交易. 用14條魚可以換兩斤米,
魚的生產週期是. 每天可以補14條魚, 米的生產週期是每年產 730 斤米.
一個人吃的話, 魚一天會被吃掉一條. 米一斤可以吃七天

上面的日子, 表面上看起來是平衡了, 事實上, 生產週期跟消耗率影響了價值.
因為米一次產出太多, 導致無人消耗, 便會跌價, 換不到那麼多米了.

⋯⋯因此捕魚的每隔七天就會重新跟賣米的議價一次, 用更少的魚換同樣的米,
但是這樣捕魚的也沒好處呀, 剩下來的魚也是會壞掉啊. 所以魚商跟米商都很傷腦筋.

這時候出現了第三個人, 他不產魚也不產米, 可是也要吃魚跟吃米啊. 那怎麼辦?
拿甚麼東西去交換呢? 所以第三個人去海邊撿了些貝殼. 問題貝殼不能吃要幹嘛?

這個第三個人就跑去找捕魚的跟種米的說, 你們拿著魚跟米來交易太辛苦了,
而且也沒有辦法估算應該要補多少魚, 種多少米, 多少魚可以換多少米也不清楚,
我這邊可以提供你們一種貝殼, 這貝殼我都做了記號的, 沒法偽造, 我可以幫你們鑑定.
你們只要每年給我固定的米跟魚夠吃就好了.

因此魚跟米開始都有了標準, 一條魚一個貝殼, 一斤米七個貝殼, 維持了原來的交易.

自此之後, 魚商開始在第七天之後, 用六個貝殼換一斤米,
第十四天之後用五個貝殼換一斤米. 對魚商來說, 多出來的魚可以給貝殼的人吃,
對米商來說同樣也要交米給幫貝殼做記號的人, 可是. 米商的貝殼卻越來越少了.

米商這時候遇到了第四個人, 說有貝殼可以借給你, 但還得時候,
每七個貝殼, 借你七天, 還的時候要還八個貝殼, 剛開始這樣, 米商還還得起.
後來米商發現逐漸進入沒有多的貝殼可還, 就變成, 借七個貝殼, 只給六個, 要還七個.
米商不得已只能答應(古代人數學可能不好, 不知道其中利差). 米商開始了負債的生活.

這個借貝殼的人哪來的貝殼呢? 哈. 很簡單, 因為他也要吃魚跟米, 正好是魚商的親戚.
所以就動點小聰明, 跟魚商借貝殼, 七個貝殼, 借365天, 還十四個貝殼. 魚商當然願意.

接下來的故事, 靠大家自己想像了, 但是各位知道, 這樣的貝殼流, 已經失去了平衡.

流動的方向, 也很清楚了, 呵呵, 發行貝殼的人, 擁有天然資源的人, 跟賺貝殼差的人.

自由經濟, 民主經濟, 資本主義的必然後果, 會存在中間層嗎?
發行貝殼的目的只在流通方便嗎? 發行貝殼的人如果說要自由經濟,
最後只會讓產米的人沒法繼續產米了, 那不就全部都餓死了嗎?
發行貝殼的人用"自由經濟"吸引了眾人的眼球目光.
卻又用了最不民主的手段, 比如說讓魚商少交點魚來. 加速流動的集中.
本來該做的沒做. 不該做的拼命做, 還要演出很漂亮的秀. 呵呵. 真是他"馬的政府"
標籤:
瀏覽次數:234    人氣指數:2834    累積鼓勵:1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推銷員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錄音帶媽媽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6-03 08:59
他, 71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