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679461
 微笑的風-非 VIP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年之後 就像撿石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相互扶持,互助合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孤獨死
作者: 微笑的風-非 VIP 日期: 2019.08.20  天氣:  心情:
日本人「孤獨死」目前已經達到「每一小時就有超過3個人孤獨死,



至少死後兩天沒有人發現、沒有人送終,孤獨地死去」的狀況,



為了避免這種「悲劇」,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提出了一個概念「助死士」,



其目的在於「根據當事人的意願,扶持他走過生命的末期」,



她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一位90歲的失智奶奶,她的狀況是配偶過世、無後代、



行動不便,由於她堅持在家終老。醫師、護理師和照護員



會定期前往奶奶家中掌握病況變化,到末期,



照護員甚至一天巡視奶奶8次。高密度的巡視維持了3天,直到她離世為止。



第二個例子是因惡性腫瘤過世的單身友人K小姐。其患病後,



30位朋友組成了「K小組」。有人負責K小姐住院時的飲食與生活起居、



有人負責告知親友病情進展,也有人負責統整醫療資訊。



在K小姐過世之後,團隊成員仍以電子郵件群組連繫,



送走了另外兩位朋友。



上野表示這樣的團隊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



「想養成人脈,現在就得灑下種子,定期耕耘灌溉」,



若能做到這點,一個人臨終,沒問題的!



類似這種「關懷組織」的倡議,也有所謂「寬容家族」的誕生,



即「不管戶籍、血緣,朋友以上、家人未滿」,



彼此每個月會有一、兩次的聚餐,平常用通訊軟體互相報平安,



未來希望能彼此住在附近或成立共居住宅,我認為聽起來還算不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2019年5月17日發表了一份關於孤獨死的報告,



稱孤獨死死者的平均年齡為61歲,不滿75歲的死者佔全體的5成,



而20到50歲的佔了全體的4成,可見孤獨死不分老少。



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孤獨死」並非「老人的專利」,



而是該考慮「如何面對一個人的臨終」。



老後景況更可能是:



•健康只是一種願望,不會是實況。



•老後可由子女奉養。但實情是,子女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



•若是需要照護,就住進安養院度過餘生。



但屆時安養院可能一般人根本住不起。



•只要現在有一般水準的薪水,退休金便可保老年無虞。



但資產可能變成負債,

   

  你現在賺的錢根本不夠餘生使用。



•老年生活和你想的絶對不一樣,即使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



你的未來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在台灣的情況則是,



所謂「下流老人」更可能是「流沙中年」變老的「結果」。



https://udn.com/umedia/story/12755/3943498?utm_source=udn&utm_medium=paper
標籤:
瀏覽次數:328    人氣指數:928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年之後 就像撿石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相互扶持,互助合作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