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99858
 小馬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逆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女兒的生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變裝
作者: 小馬 日期: 2014.09.04  天氣:  心情:
由於人、理由、性別、衣物都相當的複雜多變,因此變裝也是相當複雜多變。很多人變裝並不是為了性或是戀物癖的理由。同樣的,儘管變裝也是一種跨性別的行為,不是每一個變裝的人都有跨性別的感覺或認同。甚至一種行為是否是變裝也很複雜,例如某些人認為男性穿耳洞戴耳環是變裝(他們所處環境之風氣只有女士才戴耳環而又默認之故引申出此念),某些人卻認為不是,這兩類人對變裝的定義就不同。這很視乎於社會與民俗對於衣著所造就的風氣與潮流。


變裝的男性
變裝一詞的意義未必與理由無關。像是某些跨性別者就把變裝當作一種身份、認同。

變裝一詞的意義甚至也不限於性別,也有Cosplay、角色扮演、化粧舞會扮演行為等意思。於舞會、化妝舞會等類似場合上,以一特定時代地點、階級、歷史或虛擬的人物為主題的服裝打扮,也是變裝的一種。
「男裝」指:設計上默認供予男士穿著之服飾,其設計通常旨在散發穿著者之所謂「男性化」特質。
「女裝」指:設計上默認供予女士穿著之服飾,其設計通常旨在散發穿著者之所謂「女性化」特質。
自然界的陰陽定律與兩性定義[编辑]
在自然上,人類和其他動物、植物,陰陽和雌雄性別“只是相對而沒有絕對”,既沒有絕對、完全的雄性,也沒有絕對、完全的雌性,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有雌雄間性的成份。“參與決定性別的因素,除了靠性染色體外,還視乎體染色體、性別決定基因、性腺、外性器官以及性別認同等因素,沒任何一分類法能定於一尊”。“故此雙方各都擁有對方的原始遺留器官及內分泌”:如一些男士有光滑的肌膚,舉動比較女性化;一些女性胸部平坦,腿毛茂盛,舉止粗獷,甚至有個別個案在每懷孕一次後其外在性徵就更偏男性化;這些並不能視為異常。但有些雌雄同體或男女難辨的陰陽人,由於狀況不常見,的確使堅定認為「陰陽觀念應絕對兩極化」者所迷惑。

人類社會兩性觀念缺陷之兩極化[编辑]
可是人類社會迄今一直普遍也把人類陰陽的介定與塑造均推至絕對極端──往往習慣按照一個人擁有雄性性器官抑或雌性性器官,而同時把兩類人的心理性别都絕對兩極地區分塑造,並因此定義所謂「男性化」和所謂「女性化」,又規範了兩類人應有的著裝風格──「男裝」與「女裝」,且以為一切為「陰陽兩極化」所作的都是理所當然,更對跨界者與自然處於灰色地帶者(即陰陽非兩極化者)標籤為異常並施以壓力,彷彿把兩種人類訣裂成為兩種完全水火不容的生物(實際上所謂兩種生物都只是由同一種生物──「人類」如何分別受兩種性染色體影響身心發展的)。
例如在中世紀白人社會,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都是宮廷和上流社會的象徵式服裝。當時其圈中人的衣著打扮,男裝甚至比女裝的要來得精緻。只是到了十九至二十世紀,女裝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的興起,而男士認為此等服裝穿著和保養不便(尤其對以男士作勞動為主的社會而言),加上當時社會有視女士為低鄙者之劣習,還有後來女裝發展到用以勾襯女士身體曲線美的特性(一般男士身體曲線美較為缺乏),引發男士穿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的習慣逐漸式微,「甚至變成異習」,而市場上又鮮見繼續專門推出供男士穿著之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因而形成人類社會「女士可以穿高跟鞋、絲襪、褲襪、長襪等精緻服裝,而男士則不可」的性別偏見。

其影響力更及至國際標準通用的男女標識圖示──從服裝反映生殖性別,穿褲者必為男,穿裙者必為女。

頭髮方面,西方男士認為在勞動方面把頭髮留長不僅處理和保養困難,更容易釀成意外,因此男士留長髮逐漸式微,「甚至變成異習」。
至於現代當代東方男士絕少留長髮,一來受近代西方文化傳入東方社會所影響,二來則乃中華民國立國後強迫所有男士剃去滿州人慣留之鬢辮以收徹底剷除滿清餘孽之效。
由是者,上述邏輯強行地把一個人的所謂心理性别跟生殖性别完全掛勾,即認為一個人應該由生殖性别強行地完全控制其應有的心理性别,沒有尊重到「處灰色地帶」或「普遍以外」的自然現象。此乃變相彷彿──

把擁有雄性性器官者(男士)者強硬塑造成「絕對陽性」而不得帶有一點陰性,其心理與言行舉止上只能夠擁有男性化特質而不可擁有女性化特質,甚至連穿著較精緻的服裝、佩戴較精緻的飾物和留長髮也不可以;
把擁有雌性性器官者(女士)者強硬塑造成「絕對陰性」而不得帶有一點陽性,其心理與言行舉止上只能夠擁有女性化特質而不可擁有男性化特質,至於服裝則一定要穿得精緻。
除此二之外,別無他選,把「沒有完成的陽性,或是完成的陰性」的自然定律徹底推翻,以滿足人類社會對「人類陰陽應強制兩極化」的以為應有觀念。
此「以其人性別對其人性格思維言行舉止服裝等作絕對二元性決定與鮮明區分」的邏輯人為觀念於人類社會維持多年,根深蒂固;儘管這個邏輯被認為是科學根據不足,且局部干擾抑壓著人類心理與文化的自然發展和多元發展,可是迄今企圖作鮮明突破者尚未為多,主要是與社會輿論壓力關卡(例如人類美感觀念)未解決有關。況且,在人類歷史上,也鮮有因穿著「被視為屬於另一個性別」的服裝而自然死亡或遭強行處死的個案。
某些人是為自身的性別認同認同另一個性別而變裝。像是某些跨性別者就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流時為求心安理得與自在,而穿著另一個性別的衣物,以表達自己正確的心理性別,繼而在自己與他人交流時希望他人適度按照「男女社群話題之異」來相應調整話題。
跨性別包括了許多次分類,比如變性者(transsexual)、變裝者(cross-dresser)、變裝者(transvestites)、變裝國王(drag kings)與變裝皇后(drag queen)。

通常戀異性裝癖者或是異裝癖(transvestic fetishist)不包含在這裡面,因為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並不是一個性別議題(gender issue)(不過在實踐上很難分)。

在本文中為行文方便起見,變裝是指行為而與理由動機無關。但是變裝一詞的意義未必與理由無關。某些跨性別者就以「變裝」或是意義相關的CD(cross-dressing)、TV(transvestic)來稱呼相關的行為或人物。在此,變裝可說就是一種身分認同。

標籤:
瀏覽次數:629    人氣指數:6449    累積鼓勵:29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逆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女兒的生日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9-08 06:22
他, 54歲,台北市,旅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9-06 02:39
她, 58歲,高雄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