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158993
 行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當婚姻只剩生活瑣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our souls at ni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如何把生命浪費在真正美好的事物
作者: 行野 日期: 2023.01.18  天氣:  心情:
文/嚴長壽

年輕時,我有機會擔任機場代表,接待國外來的團體,看到許多領隊帶團到世界各地旅遊,非常嚮往,於是在公司栽培之下,我最終也成為一名「tour escort」(國際領隊)。那時我經常帶團到歐洲旅行,8月正值旅遊旺季,我們在巴黎逛,卻很少看到巴黎本地人,幾乎都是觀光客。

多年以後我開始經營飯店,更進一步發現,所有貿易商都知道,到了8月你千萬不要期待客戶會回你訊息,許多公司甚至乾脆關起大門叫員工休假去(這對他們來說等於一年的中間有個大休假的機會)。

後來團員們轉到北歐國家的大城市,發現他們通常5點半或6點,市中心的商家就全部關門,連週末也不開,整個大鎮,涼爽宜人,正適合逛街,但整座城市卻空空如也。

可嘆的是,台灣的旅行團按例都是白天集中於觀光景點,晚上自由活動,許多團員們想買東西,卻無處可逛。只有看著街邊精心擺設的櫥窗,在燈光下閃爍著。團員手握一疊鈔票,又是哀嘆,又是抱怨:「啊,他們真不懂得做生意,我們觀光客就是白天逛完了,晚上才有時間血拚啊!」、「到了星期六、星期天都不給我們買,真的很不會做生意。」

殊不知這正是一種生活的文明。

生活與工作 必須有適度的節奏

當年,我們走在尚未統一前的德國西柏林的庫當大道(Kurfürstendamm)也遇過類似的景況。

這條3.5公里長的大街,各國名店林立,路旁遍植著高大優雅的法國梧桐,一直被比擬為柏林的香榭麗舍大道。而人行道中間居然設有獨立的玻璃櫃,夜間藉由燈光展示出精緻華美的夢幻商品,但也是看得到,買不到(或許現在有些歐洲店家,牽就華人旅遊習慣,請了大陸留學生擔任店員,情況有所改觀)。
40幾前年,這些歐洲人就懂得不讓工作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因為賺錢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能夠懂得生活。

我有個老同事,曾經在法國西南區的佩希高(Périgord)經營民宿,這間民宿是她夫婿從父親手中承繼的老房子,已經有300多年歷史,且僅有10個房間。民宿夏天開張營運,到了冬天卻選擇休息。佩希高是法國黑松露最重要的產地之一,很多來自對岸英國或北歐的居民,來這裡渡假,在專家引領下去森林裡採集松露,這些旅客往往今年來了之後,便順道預定明年入住的日期,像候鳥般定期飛來,不願更換地方。而能夠這樣從容的安排,正是因為他們每年的年休都已經預排好了。

當我轉換跑道,擔任亞都飯店總裁時,費心盡力終於打入了著名的「世界傑出旅館聯盟」(Leading Hotel of the World),後來更進一步,擔任亞洲區的主席,也因為這個因緣造訪了許多各國聯盟成員,其中瑞士著名的格施塔德宮廷(Gstaad Palace)的主人,就曾經是世界傑出旅館聯盟的主席,這裡可說是瑞士風景最好、人氣最高的滑雪勝地。

我所看見的一種生活文明 慎重看待休假與生活品質

這座白色城堡式的飯店,被阿爾卑斯山連綿無盡的群峰圍繞,高踞於山岩之上,俯視著這座傳統風味濃郁的小山城,羅曼式的塔樓和長窗散發著中世紀城堡迷人的魅力,堪稱是瑞士貴族酒店中的旗艦。

百餘年來,格施塔德宮廷酒店受到了無數名流的青睞,影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歌手艾爾頓.強(Elton John)、歌手羅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各國的皇族與名人皆選擇在此下榻。

打開這座富有傳奇色彩奢華飯店的官網卻醒目跳出這樣的說明:
Winter season 2020 : This winter we welcome you from the 21 December 2020 till the 7 March 2021. Next summer :we will be back for you from the 19 June 2021 to the 12 September 2021.

這麼富麗堂皇的旅館竟然只從12月末營運到隔年3月初就關店,夏天再開一段很短的時間,由6月下旬營運到9月中。

初來這裡我也感到詫異,因為這裡不只冬季詩情畫意,其他季節也是美得不得了,春天有高山草原綻放的白花,夏天有偉岸的藍山,深秋則可欣賞雲杉高大而壯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味道,為什麼他們全年只做5、6個月,放著可以賺錢的大好機會關門?這不是把上門的貴客硬生生的推回去嗎?

後來深入了解,發現這才是他們之所以可以歷久不衰、永續經營的原因。而且關門期間他們可以趁此修整設備,重新裝潢;主管到外地做行銷推廣、拜訪客戶(當然也順便旅行);員工則趁這個時間充電、旅行、讀書、回歸家庭、陪伴老小⋯⋯。

等到12月大門一開,幾乎馬上爆滿,世界各地的旅人都紛紛來此滑雪,特別是新年期間,香檳、松露、魚子醬源源不絕輪番上桌。員工幾乎每天工作12個小時,將一年的薪水賺足,小費也跟著大豐收。

工作時賣力工作,休息閉門期間好好放鬆,投入另一種生活,經營自己的斜槓人生,很多人反而特別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甚至放棄都會高薪,只因戀慕在這樣的節奏中,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他們對於休假有一種審慎的重視,不會羨慕多賺一點錢,全年24小時都在接待客人,犧牲休息,過著毫無品質過勞的生活。除了這樣頂級豪華的宮殿式飯店外,整個小鎮也有維持生計的方法。因應淡季時的旅客總量,他們會協議好,其他中小型旅館輪流於不同時間營業,今年的秋天你開,明年他開,區分不同級等,以滿足更多大眾的需求。

善用自己的年休長假 投入美好事物

平時的例假日以及傳統節日,日期是固定的,但是每個人的年休長假,卻是可以靈活調整,隨個人計畫充分運用。如果有完整一段較長的年休假期(兩到三週,甚至一個月),就可以好好規劃慢遊。
有的人選擇騎車環島、爬台灣百岳,或是到某個安靜的海邊發呆,有的人則在冬季到寒帶國家滑雪;有的人準備到貫穿美國西部荒野全長四千多公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健行;或去走一趟西班牙的聖雅各(Camino de Santiago)朝聖之路。

從台灣人休假的方式與品質,可以看出很多人並沒有安排生活的能力,套句大家都聽過的廣告詞:「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個「浪費」當然不是真正的平白流失,而是指有意識的刻意耗費精神去經營構做,有挑選的眼界及品味的能力,才能夠鑑別出什麼叫做「美好的事物」。

我自己也是如此,有幾年的年休,會固定造訪夏威夷的茂宜島或可愛島,刻意避免熱門地方,避開遊客,待在長租型簡單的渡假小屋,好好休息兩個星期,租部車到附近悠遊慢活。
等到年休回來,又可精神飽滿的投入工作。

如何安排年休假表面是時間的安排,背後其實是一種文化的體認與洗禮,人們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之所以需要休假,真正的需求在於旅行到外地可以產生「疏離效果」(alienation effect),從日常生活的軌道游逸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脫離熟悉的人群,學習沉靜獨處,重新和自己對話、安頓身心靈,得到人生更多的新意。

區分週末、節慶與個人年特休的定位 生活更有節奏與嚮往

台灣一年的總假日林林總總加起來,其實沒有比國外來得少。如果我們能將這些自主的年休假期,置於國人旅遊的脈絡來思考,之前我們談到旅遊熱區淡旺季差別極大,很多地方的旅遊業者只能「週休5日」,如今每個人到旅遊景點都嫌貴,可是商家一個星期只能賺2天,不敲顧客,又如何維持其他5天的生活?我們一直在複製這類短期一次性旅遊的景點,只會讓很多寶貴的觀光旅遊資源都「庸俗化」了。

經濟要活絡不是只有短暫的週末5天,如果不同的客群(包括國人以及接下來會談到的國際旅客),能夠平均的利用週間平日,各取所需的話,換個角度來看,台灣有兩千多萬人,如果大家將個人各種休假及出遊的時間錯開,其實同時也疏散車流,弭平淡旺季落差,就能更平均、更有品質的造訪想去的景點。從不得已的「走馬看花」,進入「深度旅遊」,甚至是「無期無為」的最高階段,最重要的是,觀光旅遊的整個生態系才能更加健全,也才能夠細水長流。

至於是否有連假或沒連假,我認為見仁見智,重點還是回到台灣在生活文明上可以再往前邁進一步。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曾說:「務必要試著在你的生活中,留住一片可以仰望的天空。」而能將週末假日、傳統慶典到每個人的年度特休,三者的定位及意義想清楚,才能把生活「節奏」安排到位,也才能不因政府的「湊假期」做法打亂生活節奏,也才能為我們的生活文化與文明留下一片可以仰望的天空。
標籤:
瀏覽次數:141    人氣指數:941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當婚姻只剩生活瑣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our souls at ni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