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30045
 也來寫歌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耽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欣賞人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終點vs起點,不同的思維
作者: 也來寫歌 日期: 2024.02.11  天氣:  心情:
自知篇之53 - 終點vs起點,不同的思維
2024/2/11

日本人常以「終點」為前提考量一件事,又給了我不小啟示。

我承認這我不擅長,或者說不再有老闆之後,這種「目標」的魔咒基本解除。

有目標之後,壓力隨之而來,或輕或重而已。

只問起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比較容易上路,義無反顧。

而心存終點,除了比較有效率、或在時限完成,也會賦予旅程截然不同的意義,特別是「反目標」。

◈◦°◈◦°◈◦°◈◦°◈◦°◈◦°◈◦°◈◦°◈◦°◈◦°◈◦°◈◦°◈◦° (以下可略)

舉三個例子:

1 很多日本女生(包括成功的女優)會說希望25歲之前結婚。這是台灣所沒有的現象。因此台灣晚婚的情況,相對日本算是挺嚴重。

2 在日劇或動漫常可見到『讓我們以結婚為前提,開始交往吧』的台詞——這在台灣也沒聽到過。交往就交往,一定要有目標嗎?

3 與此相對,也有日劇是「讓我們以分手為前提,開始交往吧」(換成『離婚』為前提也有)——這對台灣人更是匪夷所思,台灣人不可能說這種帶有『禁忌』的前提,但對日本人卻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他們似乎常這樣面對人生。

    ――――――――――――――――

前二種容易懂,就略而不論。來談談第三種這型「反目標」的效應:

1 台灣人會說:『你都打算分手了,那還交往幹什麼?STOP!』(很有效率地結束)

2 日本人會說:「好酷喔!反正我也不抱期望,那就讓我們交往吧!START!」(很有效率地開始)

3 公道伯會說:「反正1/3會修成正果,1/3會覺悟回頭,另1/3則不死不活。不試試怎麼知道你們的能耐?」

    ――――――――――――――――

兩人的關係,不論抱什麼期待,最終還是會「分手」。(自然的原因,或不巧的意外)

以其中一方死亡這種心意最不違和的情況來說,畢竟還是分手。只是在一起的時間或長或短而已。(相比生命全長)

既然一樣要分手,重點就會變成「在有限的相處時間裡,如何活得更物超所值」這樣的終極思考。

    ――――――――――――――――

於是結果往往因為彼此珍惜善待而達不到『分手』的條件,

不然就是為無望的苟合而以「初衷」果斷孽緣,東山另起爐灶。(兩者的健康度,至少都在中上)

如果有日本人要以此來成立「婚道」,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奇怪。

畢竟有許多人活了大半輩子,對婚姻仍無覺悟,是需要有一個道來為其人生救贖。
標籤:
瀏覽次數:94    人氣指數:9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耽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欣賞人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