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70963
 紫杰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對"愛情"態度分析表。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時時刻刻常提醒三樣東西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付出(轉貼文章)
作者: 紫杰 日期: 2015.01.13  天氣:  心情:

告訴我我沒有錯,可憐我也行


很久以前,督導一位實習心理師,她跟我分享她之前實習面對的一個狀況。那是一位有憂鬱傾向的媽媽,但是其實不認識這位媽媽的人,會以為她很陽光,因為她平常講起話來,帶著點傻勁與天真。


但是,一進入治療室,一談起她在家庭裡的困擾,就好像有滿腹苦水。實習心理師跟我說,好像整間治療室快被淹沒一樣。如果是一般的實習心理師,還是個單純的學生,當然在應對上有困難,可是這位實習心理師,已經有不少輔導經驗,自己個人的人生經驗也算豐富,年紀比一般同屆的學生大不少。連她都這樣說了,會不會,這位媽媽的家人,也受不了這麼重的悲情?


進一步探問,剛開始結婚的時候,她先生確實願意跟她「溝通」。但是,現在她先生幾乎都不想聽她說話,要她盡可能講重點,要不然就寫下來。可是,對她來說,不管是先生、婆婆,甚至是小孩,對她有多麼不合理的要求,她都照辦了。為什麼,她只是想要講一下話,都沒人要聽?


實習心理師告訴我,她覺得很奇怪。聽這位媽媽講話,好像眼淚裡面帶著利劍,委屈裡面藏著陷阱。她其實是用自苦來抗議、來責備、來生氣,卻要包裝在悲情的氣氛裡。好像是要等著別人來可憐她、同情她、體諒她,然後,等著家人「自動自發」地改變?!


「這不是鄉土劇的戲碼嗎?」我心裡想。


如果自己覺得委屈不說,有不合理的要求不拒絕,那麼,相信我,別考驗人性。只有少部分的人會懂得珍惜,很多人就是一再測試。測試看看,再試看看,付出的底線在哪裡?還可以到哪裡?


最後,付出變成理所當然,反而這時候不付出,或者只是付出少一點,別人就會覺得你很奇怪。然後,委屈與不滿平常就要一點一點地說,也讓對方有機會改善,別等到累積到自己都爆表了,才滔滔不絕地細數自己的付出與委屈,好像要把帳一次討回來,一般人一下子也沒辦法全部承受。


不過,還不只如此,這位媽媽如果感覺自己把家人講得太可惡了,又會自動把情緒收回來。開始說其實她很幸福,至少還維持住婚姻,自己的兄弟姊妹還有親戚,好幾個都離婚了,就算還在婚姻裡面的,也都有問題。她算不錯了,有些人還會羨慕她的孩子很可愛…


像這樣情緒放出來,又收回去,放出來,又收回去的循環,出現了好幾次。這從頭到尾,好像她一個人負責編導跟演戲,連後製與行銷都包辦了,別人根本插不太進去。實習心理師跟她說的話,都好像鬼打牆,繞來繞去,又回到媽媽自己設定好的劇情。最後,不管實習心理師說過什麼,就好像蒸氣一樣,看不見蹤影。


她只要實習心理師給一個答案:「我這樣為家庭付出,有錯嗎?」


這段話通常接在她一連串的悲情之後,好像也由不得人說她有錯。那種感覺,好像就算她有什麼錯,她已經都付出那麼多了,相較之下,她就算有錯,大概都只是小錯。但是真要認真探討她有什麼錯,對她來說,其實她應該沒什麼錯!


我問實習心理師:「那後來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我只能請學姊幫忙,轉介給她了!」實習心理師說:「畢竟,知道自己處理不來,承認自己不行,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我鼓勵她能實踐這種態度,也安慰她,我覺得我來處理,也大概會有點困難。如果是我,也許先請媽媽做自己心情的紀錄,同時也開始學習拒絕的溝通技巧,不過,很難說,說不定光是紀錄的部分,媽媽就不願意做,我以前就有遇過類似的狀況。


什麼時候開始改變,能改變多大,這些問題的答案,大部分還是要回到當事人身上,而不是單純由治療師來決定。不過,說難也不難,有時候,當事人想通了,改變的啟動,只是一瞬間的事而已。

標籤:
瀏覽次數:98    人氣指數:29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對"愛情"態度分析表。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時時刻刻常提醒三樣東西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