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77940
 台北帥帥工程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蔡同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爬窗少年老少戀未完 被目擊半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父懸賞39億招婿 趙式芝不領情
作者: 台北帥帥工程師 日期: 2014.01.25  天氣:  心情:
父懸賞39億招婿 趙式芝不領情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1月24日 上午5:50.. .
不滿女兒出櫃,香港富商趙世曾再出奇招,祭出10億港元(約台幣39億元)賞金作嫁妝,為自己女兒招親;但他女兒趙式芝說,10億也找不到一個會讓她心動的男人。

香港卓能集團主席趙世曾向《南華早報》表示,「我不會干預女兒私生活,我只是希望她結婚生子,繼承我事業。」

2012年4月,趙式芝已和香港另一錶商女公子楊如芯在法國辦了同性婚禮,但趙世曾不承認這場婚禮,隨後使出招數─「5億港幣招親」,全球來了兩萬男子報名。不過當時趙式芝倒是正面看待,認為父親此招是愛女兒的表現。

這次10億招親,趙式芝就不領情了。她說,賞金消息已讓一起9年的夥伴楊如芯心煩意亂。她說,她多次告訴父親停止向記者談賞金的事,「但畢竟我們各自獨立生活,我還能說什麼。」

趙式芝說,「我不認為爸爸10億賞金可找到任何讓我覺得有吸引力的男人。相反,如果有男子有興趣向我們慈善機構Faith in Love慷慨解囊,我會很願意和他做朋友。」
趙世曾認為,女兒才34歲,思想未來會有變化。他補充,女兒曾告訴他還未找到相伴一生的男性伴侶。






昔日港台豔星 鄭艷麗速食店打工
東森新聞 – 2014年1月24日 下午1:37..

曾經在香港小紅過一時的豔星鄭豔麗被媒體爆料,變成中年婦女在麥當勞上晚班,每小時大約125元台幣,鄧艷麗曾經到台灣發展,還曾經被傳是黃任中的女人,後來累積一筆錢,據說在台灣開私家菜餐廳失敗,回到香港後,逐漸遠離影劇圈,沒想到成為時薪工。

有時清純有時卻性感無比,她是港星鄭艷麗傲人的身材,曾經是港台小有名氣的艷星,不過最近卻被香港媒體踢爆,鄭艷麗洗淨華成為普通的中年婦人,在麥當勞上晚班,時薪32港幣大約125台幣,雖然薪水和她在影劇圈不能比,不過鄭艷麗倒是相當盡責,不但對顧客服務親切,還常常拿著抹布到處擦洗,如果不是八卦媒體發現,外界還真的看不出,她曾經是小有名氣的艷星,鄭艷麗1988年出道第一部戲,就是和梁朝偉搭檔演出港劇俠客行。

出色的外表讓鄭艷麗迅速走紅,90年代轉型拍攝三級片,還曾經傳出被導演強迫露三點,卻也因此艷名遠播,後來到台灣發展,一度被傳為是黃任中的女人,離開黃任中後,鄭艷麗自己在台灣開了一家私家菜,沒想到把積蓄都賠光了,後來回到香港發展也不順利,只好到麥當勞打工,外傳鄭艷麗不喜歡向人開口借錢,寧可用自己的雙手去賺,沒想到在麥當勞打工,被八卦媒體認出來,再度登上香港雜誌的封面。


我在北京新聞界的第二春
旺報作者: (楊宗科╱行政院新聞局綜計處前處長) | 旺報 – 2014年1月25日 上午5:50
旺報【(楊宗科╱行政院新聞局綜計處前處長)】
1992年我在行政院新聞局服務滿27年,屆齡50退休,在內人鼓勵下,接任NBC Asia和CNBC Asia兩個衛星頻道中國區代表,轉往大陸開展事業第二春。
中國政府向來對境外衛星頻道進入大陸進行控管,20年前,兩岸交流尚未如此熱絡,我出身新聞局,其中艱辛可想而知。1996年NBC兩個頻道連同其他20個頻道首度獲准落地,得以進入三星級以上飯店及涉外公寓。那時,在北京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公司並未準備住所,只好在北京自行租房,一床一几,靠著一隻電話、一台筆記電腦,開始了我的外媒工作生涯。
守法低調心向中國
20年前中國國力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西方滿腦子對東方的歧視,我一個台灣來的新聞外交官,如何在這種夾心三明治的環境裡,不卑不亢地把工作做好?內人常鼓勵我要守法、要低調、心不可不向中國。我謹守這三大原則,競競業業、如履薄冰,使我度過多次考驗難關。
1996年6月亞特蘭大奧運會,NBC全程轉播,主播在播報開幕式入場時大肆批評中國違反人權,甚而在中國選手拿獎時以「又吃藥了」予以諷刺。此事震驚全世界,中國政府動怒是必然。NBC立刻被勒令停止落地,並要求正式道歉。NBC當時藉口新聞自由拒不道歉,最後迫於市場壓力,由總裁親自道歉。
中國每一省市都擁有自營的衛星頻道,這給予外駐單位及省市在地幹部很多「機會」,外派單位的總部多設在香港,未必瞭解大陸各省市的情況,許多錯誤信息由此滋生。他們不信任駐北京的代表,反而轉向相信各省市在地給他們的信息。所以像我就必然夾在中央、地方、香港或倫敦三方角力之中。
歷時三年終獲執照
1996年NBC香港負責人私自與廣州財經衛視頻道簽約,該節目被國家廣電總局發現後,即刻勒令停播,損失數千萬美元,因為此次巨大虧損,NBC將兩個頻道落地權轉手,更使我對「守法」的重要性有深刻的體會;也因此在日後的BBC工作中,守法更成為我絕不動搖的信念和原則。
1997年香港回歸,我應邀加入BBC World News,開始只簽短期合約,因為BBC對進入中國不抱期待。他們自認是全世界電視媒體典範,編輯部對中國非常不友善,尤其每逢六四,必然重播天安門坦克車鎮壓學生畫面,至於西藏暴亂等這類負面新聞更不遺餘力。所以BBCW能在中國落地,好比水中逐月,誰都認為這應該不可能。
但因為我過去在NBC與當時各部門長官所建立的深厚交情,一步一腳印,逐漸贏得他們的信任!經過多方努力,3年後終於拿到落地執照,對許多人而言,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拿到執照後,BBCW可以完成布局全球的完整版圖策略。拿到執照那年,本人獲頒BBC個人傑出獎,該獎向來僅頒給製作記錄片或新聞團隊,授予個人是史無前例的,自己與家人也感到十分榮幸。
見證大陸20年成長
BBC在中國北京、上海、香港三地設有採訪站。我僅負責衛星頻道業務與政府聯繫,對各站採訪不加過問。駐外單位僱用的多為年輕記者,為求表現,常走偏鋒路線,新聞傳回倫敦後,幾乎未經剪輯就直接播出,負面新聞屢見不鮮。這些不懷善意的記者一旦出了問題,我立刻被中方主管機關傳喚,為他們處理善後。BBCW因此經常被蓋黑屏而斷訊,這是經常上演的戲碼,我也經常踏進主管官署,走走過場,小則被訓示一番,大則倫敦派人來解釋道歉。
在業務方面,我跑遍全中國,目的是聯絡各省市代理。因為各省市在地與中央的利益有時不盡相同,必須做一調和鼎鼐的角色,爭取彼此最大利益。也因為經由多次各地參訪,瞭解到中國這十幾年不論基礎建設、城鄉規畫都有一日千里的變化,身為中國人,同感欣喜與驕傲。
紅包陋習實乃大謬
BBCW因為進入中國時間較晚,各方面必須奮起直追。所以,我採取走低價路線,起初不為主管機關認可,HBO、CNN也相繼反彈,但我仍堅持此一路線,收視戶扶搖直上,每年成長率達20﹪以上,成為BBCW全球最賺錢的地區。
許多人以為在中國拓展事業,需要走後門送紅包,在我近20年的實際經驗,實乃大謬。守法是最安全的準則,多年來我遵守法律,躲過不知多少危機。除了前面提到BBCW所犯的錯誤,澳洲傳媒影視頻道也因與青海衛視違法簽約,栽了大跟斗,亞洲地區負責人被禁止入境;CNN代表因走灰色途徑,販賣專輯節目給雲南衛視,亦被吊銷居留許可。
另外,台灣某衛星頻道想申請在大陸落地,當時我身兼該頻道顧問,事情原可水到渠成,沒想到傳媒老闆誤信其左右親信,說非要新台幣二千萬元打通關節不可,我為免擋人財路,最終辭職;至今該衛星頻道也未在大陸落地成功。
回想自己在大陸的20年,除了全身而退,而且在BBCW有一定的成績,又結交了不少朋友,人生的際遇,有時候真覺得不可思議,猶似一埸美好的夢。
標籤:
瀏覽次數:107    人氣指數:527    累積鼓勵:2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蔡同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爬窗少年老少戀未完 被目擊半夜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