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72538
 ★☆天涯浪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打嗝 得了什麼病?(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靜脈曲張一定要治療嗎? 轉載
作者: ★☆天涯浪子☆★ 日期: 2010.10.13  天氣:  心情:

靜脈曲張一定要治療嗎?布滿『蚯蚓』的兩條腿


女性人口中有25~30%有靜脈曲張的困擾,男性則有15~20%,除了雙腿布滿蚯蚓狀的扭曲血管,有的還會脹、痛、癢、麻,痛苦不堪。靜脈曲張需要開刀嗎?會不會有危險性?請看專業醫師的建議。

有人滿腳都是恐怖的扭曲血管,也不痛不癢,有的人只有輕微的網狀微血管擴張,卻會感覺到明顯的身體不適。

愛心菜販陳樹菊跛著左腳到美國領獎後,經由雷射手術,終於把多年的痼疾--下肢靜脈曲張給醫治好了,像陳樹菊這樣不在意腿部的浮腳筋,放任皮膚表層密布蜘蛛網狀、蚯蚓橫生的血管,讓靜脈曲張病情拖了又拖,最後釀成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並不算罕見。

台安醫院整形外科暨美容中心主任劉明偉的一名40多歲女性病人求診時,整條腿就布滿了深青色、淺綠色、深紅色、淺紅色、紫色等顏色不同、粗細不等的扭曲血管,用手摸摸鼓起於皮膚表層的大靜脈血管,就像海綿一樣的柔軟,用手指輕按下去,就出現明顯的一片凹陷,過一會兒,又回復到原先的模樣,劉明偉打趣說:『這名病人的蚯蚓想必已經養很久了。

長時間站立者易得病
雖說和下肢靜脈曲張有關的門診中,看診族群以成年女性居多,但病情已經拖到出現潰瘍、併發蜂窩組織炎、腿部皮膚發黑的男性求診病患也不算少。劉明偉還記得民國84年前後,在台北榮總任職時,一名老兵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他一隻粗壯的小腿用塑膠袋包起來,然後到醫院換藥,原來這名老兵的靜脈曲張已經嚴重到出現慢性潰瘍的併發症,老兵不願根治靜脈曲張,只想醫好下肢的潰瘍,因為怕傷口組織滲出的體液滴得滿地,就乾脆用塑膠袋把傷腿包起來。

負責醫治陳樹菊靜脈曲張病情的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曉亭也曾碰過一名80多歲的老先生,因為孫子看到滿腿的蚯蚓,雙腿都已經發黑了,感到很害怕,才決定就醫。

賴曉亭表示,粗估女性人口中有25~30%有靜脈曲張的困擾,男性則有15~20%,女性族群較男性多一些,發病族群以老師、醫師、櫃台小姐、商場營業員、廚師、網路族等需要長時間站立、坐著工作者,以及肥胖、懷孕者居多。發病族群大多為單腿發病,以左腿出現靜脈曲張的機率較高,單腿發病,日後要做好預防措施,降低另一腿也出現靜脈曲張的機率。

年輕患者多因家族遺傳
在門診中,因靜脈曲張求診的年齡層非常廣,從10多歲的正值青春年少的高中生,到逐漸接近人生盡頭的爺爺奶奶都有。通常年輕的靜脈曲張病患大多和家族遺傳有關。

在賴曉亭的門診中,所碰過最年輕的求診病人是兩名18歲的高中生,分別是一男一女,兩人的母親都有靜脈曲張的家族史,其中這名高中大男生是因為每次打完球,就會覺得腳痠痛腫脹,痠痛部位已經浮現出明顯下肢靜脈血管彎曲擴張,像蚯蚓現象,醫師判定這名大男孩是因為劇烈運動後,由於表淺靜脈瓣膜的閉鎖不全,引起下肢靜脈回流受阻,下肢靜脈血量增加,使得下肢靜脈血中代謝產物的增加,無法順利運送出,進而感覺到下肢腫脹痠痛不適。

劉明偉則是曾接獲過一名1617歲的高中女生,這名年輕的女高中生是在半年前陪同媽媽就醫,媽媽因為靜脈曲張到醫院,從大腿到小腿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蚯蚓,且不時會有痠、脹、麻的感覺,有時還會行動不方便。在媽媽的看診過程中,醫師也發現一旁陪伴的年輕女兒的小腿膝窩,已經開始浮現有蜘蛛絲狀的微血管曲張情況,女兒有時會感覺到小腿膝窩有輕微刺痛、搔癢的感覺。

外形的變化不等同於刺痛、癢麻、脹痛、抽筋、灼熱感、水腫等神經牽扯反應的嚴重程度,有人滿腳都是恐怖的扭曲血管,也不痛不癢,有的人只有輕微的網狀微血管擴張,也會感覺到明顯的身體難過不適。

不只美觀問題,久坐還會要人命
賴曉亭以公路來形容人體下肢的動靜脈血管,動脈就如同南下公路,靜脈就像北上公路。因為地心引力的緣故,南下、在動脈血管內的血液有心臟幫浦及地心引力輔助下,可以很順暢地經由血路流通到身體內各組織;而北上、在靜脈血管內的血液,因為要對抗地心引力的關係,要逆流向上須藉由腿部肌肉收縮加壓、人體呼吸時的壓力變化,以及靠靜脈內許許多多的瓣膜推動,才能讓血液順利地回流到心臟,再運到腎臟、肝臟及肺臟等處,進行血中代謝產物清理及再利用。

因此,靜脈內的瓣膜出問題,無法好好的將閘門管制好,出現閉鎖不全的情況;或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沒有適時地活動雙腿肌肉,血液就會滯留在雙側下肢,靜脈易產生彈性疲乏擴張,導致靜脈內的瓣膜關不緊,就很容易形成靜脈曲張。

劉明偉以『人體的第二顆心臟』來稱呼小腿肌肉。血液大多必須仰賴小腿的肌肉收縮力,刺激血管壁,才能將血液往上推,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要不然,下肢的運動量不夠,腿部肌肉減少收縮的次數,血液就很容易瘀積在下肢。

血液瘀積在下肢血管中,時間一久了,便有形成血栓的機會,血栓就很有可能會隨著血流到其他部位,造成阻塞。賴曉亭在過去5~6年間,就曾接獲到3名、年紀分別是556070歲的病患,因為長時間打麻將久坐,沒有喝水,而釀成肺栓塞,險丟了命。

靜脈曲張7大錯誤觀念

錯誤
靜脈曲張只是外形上不好看而已
正解:其實,部分病患還會合併出現腿部痠痛、搔癢、灼熱感等不適,有人常因為搔癢難過而抓破皮,皮膚出現潰瘍,甚至蜂窩性組織炎。

錯誤
有靜脈曲張,直到感覺不舒服,才需要看醫師
正解:醫師建議,如果有家族史,就算皮膚表層只有輕微的蜘蛛絲或微血管擴張,只感覺到有點搔癢,最好還是先到醫院就醫。

錯誤
泡泡溫泉,就可以緩解靜脈曲張
正解:泡溫泉不會改善靜脈曲張的情況,只能讓血管壁因為體溫升高而擴張,靜脈曲張反而更嚴重,有些病患是因為靜脈曲張導致血管壁變薄變脆弱,反而會因為血管壁突然擴張,血管壁彈性不夠,無法負荷,導致血管壁破裂、大出血。賴曉亭有位50歲男病人,就是因為泡湯,體溫升高,血管壁破裂,大出血,結果血液染紅了一池的溫泉水。

錯誤
靜脈曲張的罹患率很低,我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毛病
正解:不論國內外,靜脈曲張的罹患率高達2~3成,比率不算低,且隨著年紀的增長,罹患率逐年增加。

錯誤
產後或懷孕期間大腿浮現出紅色的紋路,應該是靜脈曲張
正解:這應該是妊娠紋或肥胖紋,妊娠紋或肥胖紋是皮膚纖維的斷裂,不是血管的問題。

錯誤
靜脈曲張造成的皮膚潰瘍只要治療傷口即可,不用進行血管手術或打針
正解:問題的根源是在靜脈曲張,如果靜脈曲張沒有治療完全,就算潰瘍的情況暫時好轉,也很容易又復發。




資料來源: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常春月刊20108月號
    企畫:陳淑卿  
      文:吳佩芬
諮詢專家:賴曉亭(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明偉(台安醫院整形外科暨美容中心主任


 

標籤:
瀏覽次數:294    人氣指數:7854    累積鼓勵:37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打嗝 得了什麼病?(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7-01 16:38
她, 35歲,彰化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1-05 11:42
她, 99歲,花蓮縣,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0-13 21:34
她, 99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