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生 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家教與自習的差別 轉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賈伯斯 蘋果經濟(曾建華)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1.10.15  天氣:  心情:


2011年 10月13日 蘋果日報
作者為資深財經新聞工作者

賈伯斯走了,留下了市值3473億美元的蘋果公司。眾口一詞的讚語如強風般向世人襲來,只要自認是個「咖」的都必須講兩句以示哀悼,不是什麼「咖」的則在臉書上追隨一番。賈伯斯與「蘋果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確實既深且鉅。特別是加深了經濟全球化的「掠奪-被掠奪」的機制。正在發生的全球的經濟危機,只是「蘋果經濟」擴大化的結果之一而已。


 美國的林登等3位學者今年6月,在研究了蘋果的iPod的創新與就業的關係後,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論文指出。2006年iPod在美國創造了13920個就業機會,在海外則是27250個。海外的部分有近一半是在中國,有12270個。蘋果造福了這些落後的國家。


蘋果掠奪弱國勞工


論文進一步分析後發現,這些就業人口所領的薪資中,美國員工領走7.5億美元,海外員工則只領不到3.2億美元。也就是說,在中國及菲律賓的工人,還有,台灣的工人領的工資還不到美國員工的四分之一,蘋果經濟是以一種xx的型式在進行。但更驚人的是,美國全部因iPod而得到工作的員工中,超過一半(7789人)的薪資總合只有2.2億美元,最大的贏家是6101名專業員工,他們得到5.25億美元。這是說,這最少數的人得到了比海外員工8倍或更多的薪資。

  

這個研究還沒說到的是,iPod如今只是蘋果的低價產品,現在最夯的iPhone及iPad,鴻海每做一台可能還得不到10美元,蘋果則得到幾十倍。現在不同國家工人所得的比率只會更加懸殊。
我並無意質疑得高薪者的合理性,而是這個研究表明,蘋果經濟做為經濟全球化的代表,不只是掠奪弱國的勞工,也一併掠奪美國工人的生存機會。現在正在佔領華爾街的那一群自稱被掠奪的美國人,只是這種掠奪式經濟的少數受害者而已,示威者製作了一個金字塔的看板,說,在金字塔尖端的1%的人,拿走了80%的財富,何嘗不是?但這群人並不值得同情,因為相信裡面一定有不少人,是用拿在手裡的、可以滑來滑去的機器,呼朋引伴前去抗議,他們的困境有一部分正是自己造成的。


企業英雄變破壞者


不同的是這群受害者是美國人,他們有機會佔領華爾街。中國勞工及台灣的爆肝族則沒有。如果你認為這種贏者全拿的蘋果現象是應該的,那就對了,這種「本應如此」的心態就是經濟全球化,乃及蘋果強大到不可搖撼的基礎。
專家告訴我們,全球氣候的暖化已經使得各地的天氣產生極端化的狀況,蘋果經濟所帶出的經濟風暴亦復如是,巨大獲利的永遠是少數。比如,去年全球經濟還在疲弱不堪、歐債危機方興未艾之際,蘋果的獲利居然同比增長了95%。對弱國經濟的摧毀力,就不免有千里之堤決於蟻穴之憂。
兩次得到普利茲獎的美國社會思想家理查‧荷芬史塔德(Richard Hofstadter),在近半個世紀前就預言「美國社會在自然淘汰論張牙舞爪的層面中,看見自己的影像。統治集團把這種景象戲劇化,使競爭變成一種好事。……終於中產階級轉而對抗競爭的殘酷,宣告那一度被稱為英雄的企業家是國家財富和道德的破壞者。」
但美國本來就是一個被「社會達爾文主義」統治的國度,在強者為王思維的引導下,成功者賈伯斯的死訊佔領《華爾街日報》的版面,失敗者只能佔領華爾街。


 


 

標籤:
瀏覽次數:159    人氣指數:2359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人生 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家教與自習的差別 轉載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0-18 16:56
她, 67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11-10-18 16:57]:

無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