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0.11.25  天氣:  心情:
不但佛教如此,即中國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為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源。如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為首善,以不孝為極惡。而德行的心理,主要是仁,仁的初意也就是愛敬父母,而後擴大起來。所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儒家說仁,必從孝順父母做起,若不能盡孝,似乎就沒 有仁可說。印度婆羅門和西洋耶教,他們不從如何孝父母出發,但卻以天或上帝為一切之父。世間萬物皆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類最早的祖宗,所以每個人應當愛上帝,信奉上帝,這跟兒女與父母的關係一樣。不但愛父母──神,體貼神的意思去愛世人,也等於愛兄弟姊妹。但人與神(上帝)成立於渺茫的神話,還不如中國儒家直約親子的恩情來說,比較切實。不過儒家著重現生,忽略過去與未來,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氣魄不夠大。佛教的德行,也基於親子的關係,但通論到三世輪迴,視一切眾生為父母,所以悲憫心是著實而廣大的,不同神教的渺茫,也不同儒家的狹隘。
標籤:
瀏覽次數:43    人氣指數:64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