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680940
 nico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棉被「三明治蓋法」我們都蓋錯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OK繃不是傷口就能貼 最常見的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耳屎該不該挖?耳屎乾、濕對健康
作者: nico 日期: 2017.04.08  天氣:  心情:
耳屎該不該挖?耳屎乾、濕對健康有影響嗎?..........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挖耳朵的經驗,但耳屎真的有必要定期清理嗎?

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中,

就有不少網友發問:「耳朵好癢,到底該不該挖?」、「耳屎是乾、是濕,有關係嗎?」引發網友熱烈關注。

究竟耳垢能不能清?且聽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怎麼說!


別小看耳垢!保護外耳道、抑菌都靠它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以及高壓氧中心主治醫師蔡凱喻表示,耳屎是人體耳道內的分泌物,內含油脂與防菌的酵素,

不僅可以保護外耳道,還具有抑菌功能。而耳垢的分泌腺集中在耳道入口附近 ,因此耳垢通常積聚於耳道外圍 。

耳垢到底該不該挖?事實上,耳道對耳屎有自清的能力,一般人的耳垢會隨著新陳代謝而自然掉落,

因此在正常狀態下,並不需要用外力去掏或挖。

除非耳屎太多影響聽力,才會建議民眾至耳鼻喉科就診,請醫師幫忙清理,千萬不要自行濫挖。


挖耳朵自己來可行嗎?耳鼻喉科醫師這樣說...

為什麼不建議民眾自行挖耳朵呢?蔡凱喻醫師解釋,這是因為民眾在自行挖耳屎的過程中,

因為看不到耳內狀況,而人體耳道本身是彎曲的,若貿然亂挖,恐使耳屎被推到更深處,而導致耳朵悶塞。


且耳道上皮本身就是耳腔外的保護層,若常挖它反而容易破壞這層保護層,而增加耳朵內膜發炎、發癢的產生。

再加上,過度挖耳屎也會破壞外耳道既有的防護功能。最重要的是,操作不當更有不慎刮傷耳壁,

造成流血的疑慮,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傷口發炎化膿,不可不慎。

若是耳朵不慎進水,則不妨試著將頭倒向浸水的那一側,以跳躍方式讓水流出。

如果還是有殘留的水在耳內,則可以嘗試用棉花棒輕沾吸去水分(不要大力挖)。

或是,用吹風機,將溫度調低、風量調小,輕輕的將耳朵內的水吹乾,就是避免耳朵造成傷害的好方法。


從耳垢乾、濕看耳朵健康?其實是遺傳

至於耳屎乾、濕與否,和耳朵健康有無關連?蔡凱喻醫師指出,耳垢的乾濕狀態主要是由基因所決定。

決定耳屎形態的基因存在於人體DNA第16條染色體,都是可遺傳的,而濕的耳屎正是因為耳道汗腺,

及分泌腺分泌較為發達所致。因此,耳屎是乾的,或濕的,對健康都沒影響。


不過,要提醒的是,相較於乾耳屎,濕耳屎因為排出的速度較慢,會比較容易有耳垢杜塞的狀況。

另外,如果耳朵很容易癢,加上耳屎除了偏濕同時有臭味的話,則有可能是耳朵因感染長黴菌了,應趕快找耳鼻喉科醫師幫忙治療。


【醫師小叮嚀】
蔡凱喻醫師也提醒,如果經常容易耳屎塞住,可以3個月定期前往耳鼻喉科清潔,或是請醫師開立耳垢軟化劑,幫助耳屎排出。

至於經常性的單側耳塞,則要考慮耳屎以外的狀況,例如,耳咽管功能不良、慢性外耳炎、內耳不平衡,甚至鼻咽癌,或聽神經瘤的可能。




[:%%] [:%%]
標籤:
瀏覽次數:636    人氣指數:1636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棉被「三明治蓋法」我們都蓋錯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OK繃不是傷口就能貼 最常見的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