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0.11.26  天氣:  心情:
有人說:佛教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這可說是代表了中國儒家的傳統觀念。孔孟所表揚的仁,是先孝父母,先愛家屬親友,然後乃可擴及他人。如孝愛父母,愛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便被斥為次序顛倒,輕重不分,甚至被斥為違反人性。但這與其他宗教──佛教,耶教,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廣普的兼愛,就被孟子罵為禽獸。孔孟的 學說本來很好,只是範圍太狹,永遠離不了家庭的小圈圈。墨家兼愛一切人,佛教悲憫一切眾生,其道德內容,顯然與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其實,道德心的隨機緣而顯發,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有不忍心,惻隱心,隨機緣而引發,並無次第。孟子又曾說過,當路見不相識的小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應該是考慮怎樣救起小孩,而不是考慮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又如見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樣的苦痛。所以仁愛的德性,是不應該拘泥於先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標籤:
瀏覽次數:33    人氣指數:833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