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週日踏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麵頭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秋天幫助春天 轉載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2.10.23  天氣:  心情:

   2012-10-22 01:11    中國時報


·        【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最近檢討嬰兒潮世代的聲浪四起。身為四年級生的我,要如何做,才不會讓後生晚輩討厭? 以人生階段來看,五十幾歲有如人生的秋天。最近正好是深秋時節,在秋天時想人生,應該有特別的領悟吧!


     既然是秋天,就要預備過冬。迎接老年是首要任務,準備人生寒冬需要有好的身體、好的伴侶、好朋友,還要有可以居住的地方、足夠支配的金錢。後兩者是「理財」,理財即可,無須再大量累積財富。但這些傳統的說法,只是中策,太自我。更自我的是擋住還在職涯奮鬥者的路,佔了位置,阻擋年輕人,實屬下策。對於成年、青年人,我們應多些幫助而不綁住。年輕人有如春天,體力無窮卻欠缺經驗,甚至連工作機會都少。近來軍公教退休金、軍公教退休轉私立領雙薪都惹爭議,但沒有人批評張忠謀、張榮發,因為這兩位老先生還在提供就業機會。


     五十幾歲的人經長時間努力與儲蓄,拿出一些錢來創業,雇用並栽培年輕人,才是上策。也有助於使自己的冬天有積極的目標。東海大學梅可望前校長如今九十五歲,周一至周六每天去他創立的台灣發展研究院上班。他說:「能發薪水給別人,很開心!是我不老的秘訣。」他委我負責「幸福家庭協會」,我每月發薪水給二十多位年輕人,並且像梅校長栽培我一樣,培育後進。


     台灣最近的經濟,也像是深秋,欠缺動能。嬰兒潮世代的責任是讓更多生涯春天有好的未來,如此台灣經濟才能回春。

標籤:
瀏覽次數:284    人氣指數:2264    累積鼓勵:9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週日踏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麵頭
 
住戶回應
 
時間:2012-10-23 12:05
她, 56歲,台中市,政府機關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12-10-27 10:04]:

說得比唱得好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