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786359
 農藝小精靈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翻譯日本兒童孕婦感染狀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翻譯日本流行病株消息
作者: 農藝小精靈 日期: 2022.02.09  天氣:  心情:
在這一波O株浪潮中發現D株新變異以及持續上升的死亡人數

一、重點提要:

日本重症患者的一日通報數超過1000人。
因疫情而死亡的人數持續攀升,
在這波O株疫情中日本該如何應對?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指出:
一月的病毒基因分析,
發現有一成是D株,D株的擴散,在O株浪潮中不容忽視。
日本發現三百例變異D株案例,有什麼特徵呢?

二、對談陣容:

日本媒體人,堤伸輔(以下簡稱:伸)。在日本的美國記者,パトリック ハーラン,中文翻譯不能(以下簡稱:美)。自民黨外交的會長佐藤正久(以下簡稱:正)。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兒玉龍彥(以下簡稱:龍)。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主任教授松本哲哉(以下簡稱:哲)。

(TBS)日本以丹麥等來評估管制階段:
截至1月29日,丹麥感染通報案件接近四萬六千人,打破了紀錄。
以日本人口來對照,一日感染通報數會接近百萬人。
與日本的狀況比較,
比較嚴重的丹麥依舊在星期二宣布放鬆管制。

丹麥每千人檢查送件數接近一萬兩千件,日本每千人檢查送件僅253件。
丹麥三次疫苗注射完成比率為6成,高齡者則超過9成。
因此,即使丹麥一日因疫情的死者達21人,
丹麥國家保健委員會認為,進入ICU重症患者數與感染人數無關,
認為已充分抑制疫情,足以回歸日常生活。

(龍):德國透過三次注射,有效下降死亡人數,
因此會有好好打針就能維護社會經濟運作的說法。
但是,以色列出現打了四次針仍感染,可見疫苗欠缺預防效果。
(以色列等使用的疫苗原理),是基於細胞免疫,不是透過抗體。
是透過淋巴球,找到感染的細胞以抑制重症發生,因此,不能預防感染。

面對日本疫情,教授主張學校出現感染案例不該只是用停課來對應。
而是要透過檢查跟疫苗等手段,掌握感染動向。

(TBS):日本第五波疫情發生在7、8、9月,後來有平穩的三個月,但是看到現況,似乎該好好利用那三個月。

(龍):過四個月就不妙,疫苗間隔超過六個月,往往驗不出來有什麼(抑制重症殘效)。當時,看到(日本)官員說用八個月的時間來準備應對,覺得這是哪裡來的「有八個月(的餘裕)」如此沒有科學根據卻在流傳的說法。於是,個人持續呼籲,(疫苗注射的宣導),不要讓人有誤會,不要超過六個月的間隔。該有的緊張感,因為沒有科學根據的時程設定,搞到鬆懈,現在也找不到人來負起(政治)責任。

(正):的確,會有行政與對應的錯覺。會讓人認為有足夠的時間,等到八個月後壓線採取行動也不遲。錯失了那平緩的三個月,沒有緊接採取行動,真的失策。明明11月南非就傳出O株的消息,這次沒有及時應對導致現況,真的要檢討。沒根據的行政時程規定,也拖慢了日本疫苗注射的進度。

(正):現況是,連哪裡疫苗夠還是不夠,也沒辦法掌握,導致疫苗接種時程也難以調整。日本,現在是依賴進口疫苗的,更該掌握施打與庫存。

(龍):英國跟美國,現在也在反省行政與科學聯繫太糟糕的現狀。不只是日本的問題,全世界都要面對這反應不及的政治架構。重要的入出境管理的調整,依然跟不上疫情變化。過往,只看多數意見做決策,沒有讓少數的專業意見形成社會共識,沒從傳染病過往歷史以及世界疫情著手分析著想未來怎麼辦,實在不行。面對緊急危機,做為科學家,真的要勇於出來說話。

(伸):一月的時間點才投入80萬劑的檢驗試劑,也是太慢(不足以即時掌握狀況),以至於日本現在的陽性比例太高。錯失疫情平穩的那三個月,損失實在太大。日本政府當時還說,那八個月的期間,是從國際上參考來的。

(美):國際上已在反省怎麼沒先聽各自國內的專家意見。對於日本失去黃金時間做準備,也反映了各國的「我好棒棒!」神話的破滅。

日本秋天輿論呈現一片——疫情不就控制下來了嗎?不是已經打贏疫情了嗎?就因為是日本,疫情已經獲得控制。疫情根本沒有什麼的意見等滿天飛。

(美):然而,日本那時的心情與去年美國的五月、印度的三月一模一樣。撐過一波衝擊,就整個鬆懈下來。或許,這是人類共通的毛病,而政治家跟防疫專家更要出來持續拉高社會的警覺。

(哲):一直有聲音說進入冬天之類的,日本疫情就沒事了。但是,面對一定會來的疫情,有些意見跟聲音就是不可以採信的。該打的疫苗跟該做的檢查,實在不能少。

(TBS):日本一日感染通報已突破十萬例(2月3日)。一月的感染調查指出,十分之一是D株。按照日本的地方指示待在家裡療養的男性,在不清楚是O株還是D株的狀況下,21日死亡,24日才知道因D株而亡。

(龍):在檢驗中心,發現躲過試劑檢測的變異D株病毒。雖然O株不容易重症,其他株的病毒依然在變異與蔓延。

(TBS)東京大學的民間檢查中心指出:去年5月掌握的病毒特性與試劑,名為N1跟N2的波形明顯,然而,現在,抓住N2特徵的試劑已然無法適用。未經診斷,直言或認為就是感染O株,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特任教授田中十志也:D株就是會侵入肺部,容易重症。因為好好沒有檢查,就直接在家療養,不明不白的死亡案例層出。百餘國已發現變異的D株,美國累積五千五百多例、英國接近四千七百例、澳洲已有接近三百二十例、日本也累積突破三百餘例。如果變異D株持續發展下去,日本將面對新D株而來的第七波衝擊。

(TBS)都誤以為D株已過,沒想到還在持續發展。

(龍):來看O株D株同時肆虐的(死亡人數),美國一天因為疫情死亡三千餘人、英國一天五百多人,實在不能忽視D株的殺傷力。日本,至少因為有打了兩針,有效控制了死亡人數。應對新D株威脅,呼籲日本民眾接種第三劑疫苗。

(龍):O株已出現B1、B2變種,真的要注意病毒的變化,實在沒有病毒已退化弱化這回事。像是以色列,已經遇到疫苗趕不及病毒變化,原先針對武漢型(教授原音,非譯者改編。27分40秒)的疫苗已不敷使用,以至於沒擋下第四波。

(哲):要把握情況,病毒的基因體檢查監測真的不能少。英國跟丹麥,檢驗監測就值得日本效法。重症患者裡面,的確找到了D株感染者,D株沒有消失。

(正):接下來,O株衝擊未過,仍要想想O株衝擊後該預先準備與規劃什麼。像是以色列,平安度過三波衝擊,第四波就沒守下來,一樣的方法未必奏效,是該記取教訓了!(譯者:廠牌就不說了)現有mRNA疫苗的確,對於武漢型有效,可是,接下來若不準備新疫苗,將錯失準備時機。

(伸):日本現在對於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監測,不及柬埔寨的15%,輸給了不少發展中國家。日本現在由國立機構獨佔獨撐的做法,也欠缺了各研究室為精進檢測技術的交流以及指標指導,仍舊沒有足夠的改善。

(龍):日本各大學的研究儀器以及檢驗分析能力充足,沒有好好善用是非常可惜的。比起單單宣布大學停班停課,還不如善用大學資源。

(正):日本現在對於國際航班入境過境旅客,也沒有充分檢查感染的病毒類型。衛生行政也是一團亂。

(龍):篩檢等措施也不是亂來就行的,該好好檢查的就該檢查,也不是資源隨意亂撒。與其他病毒不同,沒有症狀的時候就會傳染,及早檢查跟診療,及早治療跟吃藥是很重要的。不要認為沒有症狀幹嘛浪費社會資源去做檢查。武漢病毒(35分20秒)就是沒症狀時會傳染,才這麼難以阻絕。不是吝嗇才是社會保證資源的有效運用。

(TBS):一月底破例讓他國的公費留學生入境,接下來為了經濟發展,擴大放寬的情況會是如何呢?負責疫情對策的山際大志郎表示:就結論而言,只要日本跟國外的疫情穩定,什麼柔軟的調整都是有在討論的。

(TBS):從去年開始如面對G7指責日本鎖國,該如何對應是好呢?

(美):不能只看外國的意見,要國民來一起關心議題以及注意國民的權益。最優先的,還是國民性命,該說不要把奇怪病毒帶進來的心情表達出來。雖說國際指責日本鎖國,鎖國也沒擋下疫情。不反對嚴格的出入境規定,但是,隔離就該好好隔離,這才會有好的交流互動。

(正):菲律賓曾有一日兩千人入境日本,結果在機場攔截發現近9九十人呈現陽性反應。的確,有72小時內的陰性反應證明提出要求,否則不能登機。可是,用此作為管制,已證明沒有用,接下來,當然不可能用比沒有用的方式還放鬆的管理。

(哲):留學生無法入國,也沒辦法妥善管理把握健康狀況,真的是問題。

(龍):在日本有感染後又感染的案例。對應病毒變化以及副作用,新疫苗的開發是必要的。

(哲):既有疫苗越來越沒有效果,這是無法迴避跟視而不見的。

(正):政黨已經跟政府反映,確保新疫苗資源等。

(伸):疫苗開發方向,是該考慮有專門對應D株而開發的。是該面對日本仍未準備好自己的國產疫苗的問題了!

三、日本報導沒有說的事情:

在日本街頭(2021年7月,東京都),以及現在的日本,
依然有著不少反對疫苗注射的活動。
公然舉辦反疫苗演講等,或說政府與財團靠疫苗牟利的其實不少。

四、翻譯者的感想:

日本在醫療資源等缺乏的狀況下,
依舊沒有準備好自家國產疫苗的情況下,
在台灣最需要疫苗的時候,多次空運疫苗給台灣。

比較台灣疫情管控措施,日本真的慢了數拍。
同時,在日本媒體以及防疫案例,不提台灣,是日本社會的潛規則。

同時顯示,
台灣及早整合資源做PCR檢查,
不過分依賴快篩,準備國產疫苗等做法都是對的。
主流媒體的失能,甚至拖累疫情指揮以及胡亂消弭社會的危機意識,
也的確嚴重傷害了日本防疫。

台灣跟日本遇到的挑戰,是一樣的。
自主把握國內外的疫情狀況、不讓媒體壟斷資訊、
不讓國外等拉著我們的防疫意識以及政府政策走向,
抱有科學判斷是相當重要的。

同時,思考每一次的防疫模範生還是放下防疫管制的事例,
要付出什麼社會代價以及完成什麼前提要件,
多有衡量評估已逐漸是趨勢。

日本的反省,有沒有用不知道,
但是已知跟著國際走會很慘。
面對其它國家對於疫情管控的指指點點,
日本學者開始主張據理力爭。

另外,值得關注的國際動態是:
如英國跟美國,發現自己一再上當受騙、
一再做出錯誤判斷,會採取什麼行動。

翻譯內容來自:
児玉教授が緊急提言…デルタ変異株を警戒せよ【2月4日(金)#報道1930】
2022/02/05

翻譯者兼投稿者介紹:
林彥輝,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畢業,
曾留學日本農業專門學校,現為商管類雜誌的自由投稿者。
標籤:
瀏覽次數:6    人氣指數: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翻譯日本兒童孕婦感染狀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