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作正確的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情麵包魂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人生的路 轉載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2.12.17  天氣:  心情:

  人生真有某「一條路」可以走嗎? 文/鄭春鴻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台灣病人網
 


  我的好朋友名小說家何立偉先生曾經畫了一張漫畫,寫著:「聰明的孩子走進去變成愚蠢的小大人走出來,這就是學校」。這張漫畫除了可以做為戈登和山中伸彌的學校教育的註腳之外,很自然地,也催逼著我們去反省現代教育和考試制度,在製造出一群訓練有素的作業員,甚至連作業員熟練的技術都沒有的碩博士之餘,是否同時也扼殺了許多人的天才?


  人生該走哪一條路才對呢?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原因是它牽連很多條件,比如,我們想走哪一條路,就可以稱心如意地走那一條路嗎?甚至,人生還真有特定的路可以走嗎?也就是真有「那一條路」嗎?如果真有,那麼還有相對於「那一條路」之外的什麼「路」嗎?


  我們可以這麼單純地「以成敗論英雄」就說戈登和山中伸彌今天走的路,真的是他們最想走的路嗎?還有很多小時也曾被罵過笨蛋的科學家、文學家,他們沒得到諾貝爾獎,就不成鼓勵人「走自己的路」的勵志「教材」嗎?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大家都誤解了佛洛斯特的名詩?


  這是美國詩人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rt,1874-1963)非常有名的一首詩<未曾選擇的那條路 >
(The Road Not Taken,1916)
,深刻反思這個主題的典範作品。這首詩幾乎被廣泛理解為鼓勵大家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哪怕那是一條「人跡比較少的」道路,我們要堅定信念及自由意志去跳脫常規,去選擇做自己。不過,文學評論家卻認為,美國文壇從來沒有過像這首詩這般頻繁被人引用,卻又這樣廣泛被人錯解的。


  佛洛斯特本來就以寫諷文著稱,他的文字絕少「說教」到可從字面理解,他最擅長的就是「反諷」;也就是說反話。我門再仔細品味就能看出,這是一首充滿無奈諷世意味的詩,可以發現佛氏專屬的風格。


  佛洛斯特描述他在兩條路徑之間做抉擇時,一再指出那根本是一模一樣的兩條路。一條路看來和另一條同樣筆直」,而且儘管詩人想要區分它們,但他卻知道「在那裡走過的踩出來的行跡,兩邊約略相等。」。於是,他一時興起選了一條,略過另一條。大多數的讀者都沒看出來,詩人是武斷而任意地選擇道路的。


 洋洋得意在自以為是中作選擇


  詩作到了最後一節,佛洛斯特才透露出他的反諷幽默。詩人坦承「在許久之後」,當他年老了,追憶過往的時候,大概會「嘆息」講出這段故事,聲稱自己勇敢選擇定了非正統道路,也就是「人跡比較少的」那條。不過,這種主張其實錯了。詩人說過,他的抉擇完全是任意選定的,因為首先,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人跡較少的」道路;兩條路面「同樣覆了落葉/葉片,還沒有被踩踏髒污。」


  佛洛斯特這首詩的弦外之音,應該是在告訴大家人類的自大,往往要給無常生命裹上糖衣,把生活看成連串有意識的、有道理的選擇,並且在種種自以為優劣條件中作選擇,並且中洋洋得意。其實我們不可能知道,哪條生命道路才最好,而我們下決定,也往往只是隨機、無知的猜測而已。


您突然發現,畫線的粉筆快要用完了


  人生無常,充滿變數。請您在地上畫一條直線,低頭看著自己的雙腿雙腳,順著直線走過去,看看自己能不偏不倚地、筆直地走多久?當您洋洋得意自己平衡感超強,可以一直走在線上時,您會發現在您旁邊的人早就笑彎了腰,因為您走路的動作實在太逗了,不像人走路,令人噴飯。更叫人警醒的是,您不可以每天都給自己畫一條直線走,當有一天,您突然發現,畫線的粉筆快要用完了,而你還想繼續走下去,您不得不把畫粉筆的力道放輕,但是畫得太輕又看不清楚。


  這是一個什麼窘境啊?信不信,放下您的雙周刊,在和信醫院隨便找一位癌症病友一問,就完全清楚了。


 


 


標籤:
瀏覽次數:180    人氣指數:2980    累積鼓勵:1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作正確的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情麵包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