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評 見性成佛 <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評 見性成佛 <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評 見性成佛 <六>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1.04.19  天氣:  心情:
三、無念: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念生。莫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斷即無,別處收生。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離二相諸塵勞。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慧能認為人之本性乃念念不斷,若真斷念則死,此中無念,不是沒有念,或念不起,斷念,而是說 我人向來逐境迷心,念隨境轉,而生種種貪嗔癡煩惱,所以要無念,也就是不依境起,不逐境轉。真如(性)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故從性起念,本來自在,只因心境對立,而念隨境轉,故稱為妄念,若能於自念上離境,則念只是念,只是自性的作用而已,在體見自性(見無念)時,沒有二相,非能非所,連法上的無念也不立,則不落言說,不落對待,只是正念,亦即自性的妙用現前。

壇經所說之無住,無念,乍看來與<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的般若無分別智境相類似,然而須知,覺觀無自性分別的無我慧,要與向來的無明,我執同一所緣,從尋伺的分別,觀慧的現見中,得無分別智。而壇經立一清淨能生之<自性>,首先已不符於離二邊(有,無)之緣起性空的中道空義。再者,因不依經教,不分別定慧,不修(觀慧)加行,更不從分別緣起法相中,當下見緣起之無常,無我的空寂,則又何能真得<六種相不見>的般若呢?

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84    人氣指數:884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評 見性成佛 <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評 見性成佛 <七>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4-24 06:00
她, 54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2 01:38
她, 54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1 15:52
她, 54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0 14:11
他, 61歲,桃園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0 08:01
他, 61歲,桃園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