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評 見性成佛 <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法概論 <法> 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評 見性成佛 <七>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1.04.20  天氣:  心情:
壇經的無念之說,以為<性體>超越於心物,非心境相對所能契入,故云<自念上離境>。但是依觀慧正義而言,無分別智是隨順於分別觀察而得的;不能以分別觀察為善巧,而想直下見性(心)離念,這是不可能的。以禪悟者本身來分析,有所契會的(直下便見,有一番直覺經驗),一般也還是不徹底的。依楞嚴經,悟得<見性>常在,還沒有迴根脫塵。依唯識學,這只是五俱意識的有漏現量,沒有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而已。正如圓覺經所說:猶如眼根,曉了前境,得無憎愛。
其實,這是止一切意識運作而不起分別的(定)無分別,這是偏於動中止(正念)的修定路徑,與運止觀力,而現觀法相生滅,入證法性寂滅,以得無自性分別的般若,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禪宗的修持方法,是從見聞覺知中,直接契入,而頓見<本心>,<見性成佛>,這已經偏離了<先得法住智>,<初學觀身>,<證空不離緣起>的要領了。
標籤:
瀏覽次數:84    人氣指數:684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評 見性成佛 <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法概論 <法> 一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4-24 05:34
她, 54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3 22:09
她, 49歲,宜蘭縣,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3 18:39
她, 49歲,宜蘭縣,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3 13:59
她, 49歲,宜蘭縣,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4-21 23:14
他, 55歲,台北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