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69,79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212007
Kimm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面對客戶之超簡單「1-2-3」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不怕麻煩!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用邏輯力把話說清楚,報告寫明白
作者:
Kimmy
日期: 2015.04.28 天氣:
心情:
用邏輯力,把話說清楚,把報告寫明白
文 / 謝明彧
溝通的目的在於,如何讓對方在知道訊息後,做出理解、回饋或採取行動,而其關鍵則有賴於明確的「主題和其相關解答」與同時傳達「期待的反應」,才能讓對方在聽完你的陳述或提案後,做出符合你預期中的行動。我們常會見到一種人,資料準備充分、回答內容也很詳細,卻說不到重點上,只見其講了一堆,聽的人依然一頭霧水,讓人忍不住想翻白眼,「你到底想要說什麼啊?」
會發生這種「講的人說了很多、聽的人卻聽不懂」的情形,問題不在資料不足,而是談話中的「主題」與「期待」模糊不清:「主題不清楚」,於是聽者不知道說者到底想要傳達什麼,「也無從看出說者期待聽者有何反應」,自然會造成聽者聽完,卻不知自己為何需要知道。所謂工作,說穿了就是一連串與他人的溝通,透過交換資訊,進而或讓對方同意、或得到某些建議,或是引發接下來的行動。因此不論是多麼複雜的企畫、報告或討論,所有商場上的資訊溝通,都可以分為5個基本要素:「說者(作者)」「聽者(讀者)」「主題」「解答」與「期待的反應」。
溝通基本上是雙方資訊的交流,因此必然包含說的一方與聽的一方。在兩者之間彼此傳達的,則是溝通的「主題」,例如「新通路的開發」或「如何提升X產品市占率」等。而針對此一主題的說明,則是「解答」;如果是報告,則是報告書內容;若是企畫,則是提案內容。「主題和其相關解答」是溝通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只有這些並不足以構成一個有效的商業溝通。唯有同時傳達「期待的反應」,表達自己希望對方在知道訊息後做出哪些行動,諸如主管看完報告書,說出「儘早實行報告中的對策」;或是客戶看完企畫書,表示「可以將這項新服務的細節詳細解說嗎,才能順利帶出下一次商談的機會,讓事務繼續向前推進,才是商業溝通真正的目的。
不過,具備了上述要素,溝通就能順利進行了嗎?未必!要是聽者覺得主題與解答之間的關係有問題,無法信服於相關立論,還是無法被說服。因此,任何有效的主題內容,在陳述時,都應該具備下列3個要素:結論(說明主題核心)、根據(為何達此結論),以及資料(導出根據的事實與資料),唯有三者環環相扣、彼此貫連,當根據能導出結論、結論能由資料證實,才是有邏輯的立論,聽者也才會真的被打動。
這三者的組合,日本圖解思考大師西村克己在《一秒就能做對決定》中稱之為「三角邏輯」,在《邏輯思考的技術》中,則稱為「金字塔原理」,不管名稱為何,都是讓立論站得住腳的根本邏輯。反之,要是三者間無法成為穩固的金字塔結構,例如結論不是「針對問題的解答」,而是「自己想說的話」,或根據「不是事實」,而是「個人的判斷」等,就會造成內容重複、遺漏、離題,或敘述前後不連貫,這時主張自然無法取信於人,聽者也會含混不明、掌握不到重點了。
標籤:
瀏覽次數:
99
人氣指數:
2119
累積鼓勵:
101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面對客戶之超簡單「1-2-3」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不怕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