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道德的努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德行從平常到深刻與廣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道德的純潔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1.07.20  天氣:  心情:
對於佛、法、僧三寶的「信」心,在德行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佛法所說的信,與一般宗教的信仰,是多少不同的。信是什麼?「心淨為性」,即內心的純潔,不預存一些主觀與私見,惟是一片純潔無疵的心情。有了這樣的淨心,這才對於覺者、真理、奉行真理的大眾,能虛心容受,從「信順」、「信忍」、「信求」到「證信」。信順,是對於三寶純潔的同情,無私的清淨心,能領解事理,所以釋尊說:「我此甚深法,無信云何解」?世間的事理,如預存主見,缺乏同情,還難於恰當的理解對方,何況乎甚深的佛法?學佛法,要有淨信的基礎,即是這樣的純潔的同情,並非盲目的信仰。依此而進求深刻的理解,得到明確的正見,即名信忍,也名信可。由於見得真,信得切,發起實現這目標的追求,即名信求。等到體證真理,證實了所信的不虛,達到自信不疑的境界,即名證信──也名證淨。證信是淨心與正智的合一:信如鏡的明淨,智如鏡的照物。佛弟子對於佛法的不斷的努力,一貫的本於純潔無疵的淨信。這樣的信心現前,能使內心的一切歸於清淨,所以譬喻為「如水清珠,自淨淨他」。這樣的純潔心情,為修學正法的根基,一切德行依此而發展,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以此為善的,可見佛法的德行,對於真理是怎樣的尊重!德行的心理因素,此外還有,但以上面所說的八法為最要。
附: "紫金缽"
從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有一天,皇帝送他一個紫金缽。他心裡非常高興歡喜,於是對缽起了貪愛。由於他禪定功夫已經到達無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一日,他陽壽將盡了,閰羅王就派了二個小鬼來找他,可是任他們東尋西找,就是找不到!二個小鬼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去找土地公幫忙,土地公對小鬼說:「金碧峰已經入定了,你們是沒辦法找到他的。」二個小鬼央求土地公為他們想個法子,否則不知如何向閰王交差?土地公想一想說:「金碧峰他什麼都不愛,就愛他的紫金缽,如果你們想辦法找到他的紫金缽,輕輕地彈三下,他自然就會出定。」於是,二個小鬼東找西找,找到了紫金缽,輕輕地彈了三下。當紫金缽一響,果然!金碧峰出定了!說:「是誰呀!在碰我的紫金缽。」小鬼就說:「你的陽壽盡了,現在請你到閰王爺那裡報到。」金碧峰心想:「糟了!自己修行這麼久,結果還是不能了脫生死,都是貪愛這個缽害的!」於是,就跟小鬼商量:「我想請幾分鐘的假,去處理一點事情,處理完後,我馬上就跟你們走。」小鬼說:「好吧!就給你幾分鐘。 」於是, 金碧峰將紫金缽往地上一摔,砸得粉碎。然後,雙腿一盤,又入定去了。這一回,任二個小鬼再怎麼找,也找不到他了。


標籤:
瀏覽次數:67    人氣指數:867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道德的努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德行從平常到深刻與廣大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