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長壽運動排行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灣的聲譽…科學造假 不能姑息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8.04.02  天氣:  心情:
本文作者陳博士憂民憂國 值得肯定
可惜台灣學術界好像沒有什麼聲譽
幾年前副總統擔任國科會主委時 掛名的論文被外國人舉報抄襲 辭職後被慰留
前台大校長的論文被檢舉偽造數據後 合作夥伴被迫離職 校長沒事
陽明大學居然選出一個副教授當校長
台大選出一個中研院院士當校長 教育部遲遲不聘任
只要政治正確就好

台灣的聲譽…科學造假 不能姑息

2018-04-02 00:02聯合報 陳志今/旅英僑民、劍橋大學醫學院博士(高雄市)

一早醒來,赫然拜讀中研院前特聘研究員陳慶士博士因論文圖像造假請辭一事,身為前研究員的筆者不免好奇此事緣由。在大略拜讀俄亥俄州立大學醫藥化學的調查報告後,中研院對此事的處理筆者有些淺見,也在此與讀者分析此事來龍去脈。

一般認知的影像修改,比方說模特兒皮膚美白、除皺等等,屬於圖表改造,在科學期刊不被接受。但一張圖片用顯影技術將畫素變清晰、或者是將圖像對比度增強,則是可以接受的。簡而言之,圖表影像改變不能影響實驗分析結論,廣義而言就不是造假。當然,如果數據本身是造假而來,那之後的圖表分析也都是造假的。

陳博士被指控的是屬於移花接木。俄州大學指控書中利用影像對比技術,發現陳博士十四篇論文研究結果的圖表中,有些是複製貼上、旋轉一八○度,或者將兩個圖片剪下合併,導致這些圖表的實驗組、對照組分析結果變得不可信。其他被抓包的則是圖表的標示有誤導之嫌。總結而論,這些行為的確已夠俄州立案調查,而相關期刊也要求陳博士主動撤下這些論文,因為論文的結論已不可信。

當過研究員的博士們,尤其是生物類組,都知道近幾年來國際期刊對實驗圖像的完美要求已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即使一個小小的不完美都可能造成退件,而生物實驗往往比其他領域更加曠日廢時。筆者親身經驗中,一個圖表重新實驗都得耗上至少三個多月,對陳博士的癌症藥物領域而言,壓力可想而知。雖然筆者對陳博士和他的研究員可能因期刊壓力而鋌而走險表示同情,這些都不能成為造假的理由。

但筆者想探究的是陳博士對這些圖像造假是否知情,甚至是否親自要求旗下人員竄改。更重要的是,他其他研究論文是否也有造假。這並非落井下石,而是這對台灣研究員的信譽,或中研院的國際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二○一四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小保方晴子,在被調查出幹細胞實驗造假後,不只所有的論文都一概被徹查,最終連博士論文都發現有造假,導致她連博士身分都被撤銷。

中研院在今年三月底才被陳博士告知要請辭特聘員一職,既然此事在二○一七年三月就被俄州大學所通報(○六至一四年論文),中研院就應立案調查。若調查結果是陳博士疏於管理旗下研究員而導致研究疏失,那應從輕發落。但如果有更多的造假被查出,不只中研院應該追回陳博士從二○一四年以來所有薪資與研究補助,更應告發他偽造文書取得不當利益。

中研院身為國家最高研究機構應該要以最高標準徹查此事。台灣一個中研院特聘員年薪三百萬足以抵得過六個博士後研究員,但一個造假對台灣的國際科學信譽,可不是區區三百萬就能了事。
標籤:
瀏覽次數:103    人氣指數:70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長壽運動排行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