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儒佛之道 (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儒佛之道 (五)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儒佛之道 (四)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1.12.07  天氣:  心情:
三、大道之二階與二類:修身為本的大道,可以略分為二階。我們的身心是不清淨的:思想有錯誤,行為多有不妥當。由於自己的身心不淨,所作都成為生死邊事;煩惱與不淨業,招感了種種苦果。所以學佛應先將自己的身心轉變過來,使成為清淨的,超過一般的;這叫自利,也叫「般若道」。因為凡夫都是情識衝動的,缺乏正智,以致一切是顛倒雜染。這非要有般若(智慧),才能轉化身心:這是第一階。利他為第二階,也叫「方便道」。自己學習成就,才可以利人。如自己還墮在水裡,不會浮水,這怎麼能救別人呢?至少要學會游泳的本領才得。依大乘的真義來說,菩薩是應該先利人的,也就是利他為先,從利他中去完成自利。所以說:「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薩以是初發心」。可見成就自利的般若道,決非專顧自己,而是在力量未充分時,隨緣利他而著重自利。等到真得自利,那就專重利他了。佛法依此自利利他的先後程序,分為二階。儒家的大學過程,也是一樣。修身為本,這要從致知,誠意,正心中去完成,就是完成自己的初階。雖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時刻不忘仁民愛物;而修學過程,非先完成修身不可。能修身,然後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第二階。這樣,為學以修身為本;要成賢成聖,必先從修己做起,儒、佛大致相合。佛法是,完成自利的,可以廣度眾生,莊嚴國土。儒者說:修其身,而後能齊家治國,明明德於天下。

  大道平等不二,但在人修學起來,就有不同的風格。依佛法說,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應機說法,也就有不同。有的一心一意,先要修治己身。急急的成就己利,做到身心清淨,自由自在。這是以修身為本的,專重修身的。依儒學說,當然是大人之學了。但佛法稱他是小乘,即使他終歸於大乘,而現階段,到底還不能與佛的本懷相契合。另一類,為了利益眾生而發心,自利利他,這稱為大乘。
大乘也有二類:一、智增上的,雖念念不忘眾生,卻著重於智慧的體證。
二、悲增上的,著重於慈悲益物。這二類,都是發心學佛,以自利利他為宗,只是初學時著重不同而已。
標籤:
瀏覽次數:57    人氣指數:1437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儒佛之道 (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儒佛之道 (五)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