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85763
 KAO老鬼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終極減重 14 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身體6個部位最怕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洋蔥式穿法反而易感冒!
作者: KAO老鬼 日期: 2019.12.02  天氣:  心情:
洋蔥式穿法反而易感冒!玉米式穿法只要2件保暖度高20%

凜冬將至的宣告:「極地冷空氣來了!」根據Youtube頻道「WeatherRisk」發布的影片,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下週會有極地冷空氣往南衝,很可能是今年入冬最強的一波,預計會衝到北部海面,有機會創下新低溫,他提醒大家「這個很有感!」
迎接寒冷的冬天,你還相信一層層疊加衣服的洋蔥式穿法嗎?這種穿法看似合理,其實在某些狀況下反而會降低保暖效果,甚至容易讓人感冒。跟台灣人的洋蔥式穿法印象有落差,其實現在日本、韓國等高緯度國家流行的是「玉米式穿法」,只要2、3件衣服就能有效保暖,較為簡便,而且穿著較少的衣服也比較不會「顯胖」,穿得好看又保暖,優雅抗寒!
最保暖穿搭其實NG?洋蔥式穿法「多而不當」
洋蔥式穿法的重點是穿搭多層的衣服,依照室內、室外、溫度的變化增減衣服。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洋蔥式穿法造成很多不便。比如去百貨公司、賣場等室內空間,脫下的衣物往往沒有地方可以寄放,就只能拎在手上,非常不方便。而且將衣服一層層穿上身不只麻煩,還容易在穿穿脫脫之際因忽冷忽熱而感冒。
洋蔥式穿法另外一個缺點是如果選錯外套,反而不保暖!日本文化學園大學服裝學部教授佐藤真理子說,羽絨衣、大衣的禦寒原理,是藉由體溫加熱衣料之間的空氣,形成能夠阻擋外界冷空氣的保護層。但洋蔥式穿法的衣服層數較多而緊密,如果最外層的外套尺寸過小,衣服之間的空隙不足,就無法形成保暖空氣層,反而不利保暖。
在日韓等習慣開暖氣的國家,洋蔥式穿法的不便性更加明顯,因此他們發展出玉米式穿法,在室外可以保暖,到室內頂多只要脫一件大衣,方便俐落。
增加20%保暖效果!只要2到3件就很暖的玉米式穿搭,下一頁介紹3大重點,一起暖起來!
最多穿3層的玉米式穿法,大尺碼外套增加20%保暖效果
玉米式穿法的重點就是用少量的衣服達到足夠的保暖效果,在比較寒冷的地方可能會穿到3件,若不是十分嚴寒,或是活動場所大多在室內,穿兩件就行了。玉米式穿法要怎麼穿呢?以下分別介紹內、中、外層衣服的穿搭重點。
內層:選擇貼身的衣物,若天氣較冷可以選擇發熱衣,增加抗寒效果。根據「Beauty美人圈」,選擇貼身衣服的原因是盡量增加外層與內層衣物之間空氣,產生較好的保暖效果。
中層:不一定需要中層衣物,但若天氣比較冷,或是覺得在室內脫掉外層大衣只剩貼身衣物顯得不莊重,就需要多套一件衣服。跟內層衣物一樣,中層衣物不需要太厚,尤其外層衣物穿搭羽羢、羊毛材質的外套時,內裡衣服穿太多,把羽羢、羊毛材質的外套撐薄,外套沒有太多空間存留空氣,保暖效果反而降低。日本自然療法名醫川島朗醫師表示,羽絨衣、羽毛被等保暖材質越貼近肌膚,隔絕冷空氣的熱空氣膜會越厚,保暖效果更好。
如果要加中層衣物,也不建議穿高領,因為如果室內有開暖氣、或溫度偏高,高領容易讓脖頸發汗,讓人感到不舒服。建議可用圍巾等可以穿脫且容易收納的配件來補強頸部保暖。
外層:外層衣物是保暖的重點。選擇一件防風保暖的大衣是抗寒的利器,最好是長可及膝,甚至能遮到膝蓋以下的長版大衣,增加空氣在身上內外層衣物的滯留空間,保暖效果自然大增。日本文化學園大學服裝學部教授佐藤真理子曾建議,購買冬天外套時,應選擇較寬鬆的尺碼,增加衣物之間的保暖空間,保暖效果最高可提升20%!
關於下半身的穿著,建議不要穿不利保暖的牛仔褲,如果天氣很冷,建議選擇刷毛的褲子;時常分享北海道旅遊資訊的「台灣女孩的北海道生活」粉專曾提醒粉絲,到雪地千萬別穿牛仔褲,「因為會結冰」。女性的話,穿褲襪搭配棉裙會比單穿褲子保暖,如此也增加了新的穿搭選擇。
洋蔥式穿法 玉米式穿法 內層衣物 衛生衣/發熱衣 貼身衣物/發熱衣 中層衣物 毛衣(建議有拉鏈、可打開散熱的衣服較佳) 厚薄適中的長袖衣服/針織衫/不穿(衣服建議不穿高領) 外層衣物 羽羢外套 長版防風大衣(建議長度達膝蓋以下) 優缺點 衣物較多,容易流汗 簡便、進入室內需要脫去的衣物較少
標籤:
瀏覽次數:153    人氣指數:15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終極減重 14 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身體6個部位最怕冷!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