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70928
 Elain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教養的有錢人和 沒素質的土豪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人生平靜從何而來?
作者: Elaine 日期: 2019.02.11  天氣:  心情:
65歲養生專家陳月卿:人生平靜從何而來?努力後的「放下」
by 50pluscwgvgovernor
一月 31,2019
FILED UNDER:人物
做好上天給的每個功課,就是最好人生。

65歲養生專家陳月卿:人生平靜從何而來?努力後的「放下」
文/陳莞欣 攝影/日日寫真工作室 圖片來源/陳月卿提供

養生專家陳月卿和多數人一樣,最討厭吃青椒。「它有股怪味。但小時候看報紙說青椒維他命C多,我就拚命吃。」對她而言,飲食的原則也適用於人生:再怎麼不喜歡的事物,都一定有它存在的意義。

65歲的陳月卿,不只是以全食物、綠拿鐵等飲食觀念知名的健康達人,更是走過台灣社會重大變遷的資深媒體人。她在華視主持的《天涯若比鄰》、《放眼看天下》、《華視新聞雜誌》等節目,前後贏得5座金鐘獎,叫好也叫座。

和陳月卿相約這天,她穿著一身粉色針織衫優雅現身。一見面就和我們道歉,說是早先有事,有些遲到了。雖是行程滿檔的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她一點也沒有名人的架子,反倒給人一種放鬆、從容的氛圍。但陳月卿坦言,過去的她可不是這樣子。

「我本來就很追求完美,做了新聞工作後,更覺得好還要更好。」陳月卿和我們分享一個小故事:在主持《華視新聞雜誌》時,她有次交代執行製作,剪片時記得放自然音,好讓片子有臨場感。沒想到一進攝影棚,她發現對方沒照做,當場失望到掉眼淚。「我也不是生他的氣,只是覺得這件事因此不完美了。」她解釋。

癌症,總有辦法的!

完美主義的陳月卿,卻在38歲時遇上了生命給她的一份艱難功課:先生蘇起診斷出罹患肝癌。

那是婚後第2年,陳月卿剛經歷一次小產,身心俱疲。她回憶當時剛成立的小家庭,正遇上雙薪家庭常有的問題。身為職業婦女的她,因為家務分工的不對等,讓婚姻關係有了張力。

一場大病,打亂了2人關係議程的優先順序。思索婚姻的意義先擺一邊,抗癌才是正經事。為了先生,陳月卿主動承擔起許多工作:改變生活習慣、研究健康飲食;還因醫師一句:「得癌症的人要有強烈的幸福感和求生意志」,在40歲後努力生了2個小孩。

為什麼這麼拚命?「可能是因為我有個信念,覺得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解決的。」陳月卿說。她在華視主持外景節目《天涯若比鄰》,曾上山下海,走訪世上生存條件最惡劣之處。她發現,即使是在最艱困的環境,人依然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只要鍥而不捨,人的力量往往比自己想像的更大。

既然失去健康是自己造成的,那麼找回健康也只能靠自己。陳月卿拿出做節目的精神研究防癌飲食,發展出全食物、精力湯等健康食譜,和先生一起走出癌症的陰影。

婚姻中的再思考:用「我們」取代「我」

奇妙的是,先生罹癌後,陳月卿原本在婚姻裡的糾結也打開了。她因前往法鼓山和聖嚴法師學打禪,因此放下我執,不再覺得自己付出的比別人多。

「『我們』取代了我。婚姻裡沒有你贏我贏,只有雙贏或雙輸。」陳月卿說,她很確定自己不想離開先生,落入「雙輸」局面。因此,原本困擾她的家務分工問題,她選擇「去做,或是想辦法解決」。若真的太忙,沒空做家事,就花錢請人來幫忙。

陳月卿觀察,很多同輩的主婦常會感嘆自己做牛做馬,先生和孩子卻毫不感恩。原因其實就出在當事人身上強烈的負能量。明明是為家人好,嘴上卻不停碎念,讓人想要閃避。「如果你要做,就不要怨。」她說。

更重要的是,在自己放下計較心之餘,陳月卿也看見先生的改變。孩子離巢後,蘇起開始動手做家事:每天打精力湯、跟太太學炒青菜,尤其洗碗更是他的最愛。「他常說在政府做事很困難,忙了好久都不見得有進展。但是洗碗很療癒,只要洗一定有成果。」陳月卿笑說。

「癌症是很好的老師,教了他也教了我。」陳月卿說,因為生命,夫妻倆重新面對彼此,反省生活習慣。現在,2人不只一起喝精力湯,還常相約爬山、運動,跳國標,活得比生病前更快樂。災難,其實是偽裝的祝福。

被退休?壞事往往是逆增上緣

陪著先生走過罹癌到康復的日子,人生的考驗卻還沒結束。

直到今天,陳月卿仍好清楚的記得民國93年3月24日這個日期,那是她迎來生命中另一個大功課的日子:這天,她離開工作28年的華視,雖然是自請退休,但卻是因為組織內部的氛圍不得不離開,過程自然有些不愉快。

她回憶起當時的情緒:「在那工作了28年,華視就像我的家。突然要走,當然是覺得情何以堪。」

當時,很多和她一樣的老華視人都不適應這樣的變化。陳月卿說,甚至有同事明明是要去別處上班,車開著開著卻又到了華視。足見華視人的念舊、惜情。

剛開始,陳月卿也感到憤怒、不平。但聖嚴法師的一句話,讓她有了不一樣的思考。「法師說,那些人都是我的『逆增上緣』──表面上看起來是逆境,其實是讓我變成更好的人。」陳月卿說。

於是,沉潛一段時間後,接下來的事竟有如水到渠成:中廣找她做新聞節目,她在採訪時發現不健康的現代人愈來愈多,動念想寫書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抗癌經驗。才剛有想法,出版社就找上門來。然後出書、大賣,她成為健康專家,新的事業逐漸起飛。



陳月卿演講傳播健康觀念,聽眾反應相當熱烈。

年輕的時候,對未來總有許多期待。但隨著年紀增長,陳月卿笑說,她早已不再立志了。因為只要能隨緣任運,自然會有好事發生。「我覺得上天一直在引導我。你只要靜下心來聽他給你的課題,把每個功課都做好。」習以為常的路走到盡頭時,轉個彎,生命又是另一番風景。

養生不是麻煩事,每天「一點點」就能改變

一般人常以為,陳月卿身為養生專家,平日一定花很多時間照顧健康。其實,她採取的是一種效率養生法:每天一點點就好。

每天早上起床,陳月卿固定會做眼睛操、按摩耳朵、伸展操,讓自己的一天有個耳聰目明的開始。一杯蔬菜、水果和堅果打成的精力湯,則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工程。此外,一點點打坐、一點點運動和按摩,對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好處。

除了上述這些「每天一點」的儀式以外,陳月卿認為,養生其實要靠生活細節的維持。站的時候站好、坐的時候坐正,吃正確的飲食。她只吃天然食物,不吃人工食品與煎炸烤物、少油少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大魚大肉。喝沒有塑膠微粒的水。原則很簡單,卻非常有效。



陳月卿的一餐,少油鹽、多蔬果。



陳月卿吃飯也有順序。湯、生菜、熟菜、五穀雜糧,最後才是難消化的魚和肉,可減少動物性食物和油脂的吸收。

她也認為,養生不代表要放棄享受美食。例如,孩子們愛吃甜食,她就用香蕉和鳳梨做出好吃的冰淇淋。偶爾要吃燒肉,先喝精力湯或吃大量蔬菜水果解毒。嘴饞想嘗點甜味,可選可可含量85%以上的少糖巧克力,對心臟也有好處。健康的身體和享受小確幸,兩者可以兼得。

陳月卿說,剛開始為健康調整生活習慣,雖然看似麻煩,長久下來卻會讓生活更輕鬆:「就像豎立一道道盾牌,亂箭永遠不會射向你!」

好事壞事,都是生命的因緣

在陳月卿眼中,人生就是一場學習的歷程。生命中經歷過的事,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好事壞事,都是因緣,是上天給的功課。

現在,陳月卿的心情總是很平靜。生活中當然還是有不順心的事,但轉個念就過去了。像是她這幾年因為追求效率,開車時偶爾會用手機找路、講電話,不小心發生幾次擦撞事件。若是以前的她,一定會覺得懊惱。但如今只慶幸財去人安,平安度過災難。用好的想法,取代負面情緒。「我就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心,有一絲絲難過。」她笑說。

年過60歲,陳月卿從當年事事追求完美,變成隨緣自在的人。成功是因緣和合,毋須自滿。失敗是因緣不具足,也毋須苛求。倘能看透這世間道理,還有什麼好煩心的呢?
標籤:
瀏覽次數:363    人氣指數:4683    累積鼓勵:21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有教養的有錢人和 沒素質的土豪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