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034052
 媛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信心的總結 ─ 三位一體的上帝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以弗所書二8-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信徒應避免重蹈敗壞
作者: 媛媛 日期: 2017.05.25  天氣:  心情:
主題:信徒應避免重蹈敗壞
經文:彼得後書二章17〜22節
今天的經文一開始講到「這些人是無水的井,是狂風催逼的霧氣,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
「這些人」是指假師傅 (假教師),彼得用嚴重的三種描述來形容說明他們。
一、 是無水的井
井的用處是供人用水與解渴,井若沒水就會變成一個坑洞,人不小心就會掉下去受害。這些人雖有井的外貌,卻沒井的實際功能,不能解渴,反成陷阱。他們有屬靈知識,在教會有師傅的地位,卻是「無水的井」,滿眼是淫色,引誘那些心不堅固的人,編造犯罪的理由,曲解聖經的真理以滿足他們貪心的慾望。所以彼得說:「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因為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僕。」(18〜19節)這就是無水的井所產生的敗壞。
二、 是狂風催逼的霧氣
霧會阻擋人的視線,使人看不清楚而迷失方向。這類假師傅不但不能幫助人認清真理的路,且在真理的路上像是一種毒霧,使人發生糢糊和混亂的感覺,還會害人走向死亡之路。霧很輕,很容易散開,若有狂風的吹逼,霧就更容易被吹散,表示他們很快就會消散成為過去。彼得認為「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20節)
三、 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
假師傅擾亂人對真理的認識,他們的生命很快就會消失,他們無實際貢獻,不能在神國存留,終必歸入地獄的墨黑裡,永遠沉淪。所以彼得提醒說:「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們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20〜21節)
最後彼得很感慨的引用箴言二十六章11節:「狗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與當時的俗語:「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裡去滾」來形容這些假教師與他們的跟隨者好像豬狗一般不能辨別乾淨與污穢。所以我們身為主的信徒,應該謹慎,避免重蹈假師傅與假教師的敗壞。
回應:親愛的主,因祢寶血潔淨我,使我脫離罪的污穢,因祢的聖名引導我走義路,教導我避免重蹈假師傅與假教師的敗壞,我願照著祢的聖潔與真理而活。
禱讀:詩篇二十三篇3〜4節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
QT:彼得後書二章13〜22節
【真知識的對頭】
一、假師傅私自引進異端教訓(1~3節上)
1.假師傅和異端教訓的定命(1節)
2.假師傅和隨從者的行為叫真道被毀謗(2節)
3.假師傅散播異端教訓的動機──貪心(3節上)
二、神對不法之人和事的反應(3節下~11節)
1.他們必如犯罪的天使一樣受刑罰(3節下~4節)
2.他們必如上古不敬虔的人一樣滅亡(5~8節)
3.神賞罰分明,所以連大能的天使也不敢輕慢主治(9~11節)
三、假師傅的行為模式(12~22節)
1.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以自己的詭詐為快樂(12~13節)
2.他們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心中習慣了貪婪(14~16節)
3.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用邪淫的事引誘人作敗壞的奴僕(17~22節)
【彼後二17】「這些人是無水的井,是狂風催逼的霧氣,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
〔原文直譯〕「這些人是無水的泉源,是被暴風吹飄的雲霧,有黑暗的幽冥為他們長久存留。」
〔原文字義〕
「無水的」沒有雨水的;「井」井口,泉源;「摧逼」摧趕;
「墨黑的」陰暗的;「幽暗」黑暗;「存留」保守,看守。
〔文意註解〕
「這些人是無水的井」
『這些人』指假師傅;
『無水的井』形容他們虛有其表,不能發揮正常的功用,反而對人有害無益。
「是狂風催逼的霧氣」形容他們的教訓,如『霧氣』一般沒有實用價值,不像雨水可以滋潤土地,反而籠罩四野,令人視界模糊,又容易被一陣狂風所吹散,所給人的應許頓成泡影(參19節)。
「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
『墨黑的幽暗』形容他們的前程漆黑無望,只配在幽暗地獄中永遠受罰;『為他們存留』指他們的結局已定,只待時間來臨。
〔話中之光〕
(一)異端教訓非但不能解人乾渴,反而處處設下陷阱,叫人掉入其中,不能自拔。
(二)異端教訓對人生問題非但沒有助益,反而叫人身陷一團濃霧之中,進退無據,前程無「亮」。
(三)異端教訓有如被風吹動的霧氣,飄忽不定,叫人跟著團團轉,沒有一定的方向,不知何去何從。
(四)異端教師今日給人們製造了暫時昏暗的現狀,卻為他們自己製造了他日永遠漆黑的悲慘結局。
【彼後二18】「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
〔原文直譯〕「因為他們說虛妄誇大的話,用肉體的情慾和邪蕩的事,引誘那些勉強(或剛剛)逃脫在錯謬中生活的人。」
〔原文字義〕
「虛妄」虛空的;不真實的;
「矜誇的」自負的,誇張的,不正常的腫脹;
「引誘」誘惑,用魚餌勾引;「妄行」錯誤的行為,謬妄的行事。
〔文意註解〕
「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意指他們的講論言過其實、極度誇張,甚至達到讓聽者生厭的地步。
「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意指他們引人關心肉身的正常需要和肉體的邪情私慾,過於屬靈方面的追求。
「引誘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
『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和『那心不堅固的人』(參14節)是同義片語,意指那些靈命幼稚的初信者,好不容易才勉強脫離犯罪生活方式,信心不堅固的人。
〔話中之光〕
(一)異端教師和現代自由派傳道人的特點有三:
(1)辭藻華麗,旁徵博引,令聽眾入神,但實則內容貧乏,空洞無物;
(2)誘使聽眾體貼肉體的需要和慾念,追求現實生活中魂的滿足;
(3)只能騙取那些對屬靈事物認識淺薄,對埃及的韭菜葱蒜尚無法忘懷的人(參民十一5)。
(二)基督教界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般來講,那些異端教師和自由派傳道人比較能說善道,較會吸引聽眾的興趣。
(三)現代傳道人吸收新會友、令教會迅速增長的秘訣,就是多講成功繁榮、關懷照顧之道,少講十字架、定罪肉體之道,加上三寸不爛之舌,自必人山人海,但如此龐大教會,並不是主所想望的(參路十三23~24)。
【彼後二19】「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因為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僕。」
〔原文直譯〕「他們應許給人自由,自己卻作了敗壞的奴僕;因為人被誰制伏了,他就被迫作誰的奴僕。」
〔原文字義〕
「應許」宣稱將獲某種結果;「卻作」卻成為,在下面,是,存在;
「敗壞」朽壞,宰殺;「奴僕」奴隸(首字),被囚禁者,被拘捆者(末字);「制服」劣於,輸給,被打敗。
〔文意註解〕
「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
『自由』在此特指不受『道德律』的拘束,他們宣稱在基督裏可以為所欲為,因祂已釋放了我們(參加五1)。
「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意指表面上似乎自由,實際上卻仍受敗壞的轄制(參羅八21),作了肉體、罪惡、世界、撒但的奴僕。
「因為人被誰制服就是誰的奴僕」本句乃解釋『奴僕』的意思,就是受其轄制,不能不聽命於對方,遵照其指令而行。
〔話中之光〕
(一)基督徒沒有不聽命於主的自由──人若不受主的管轄,必作敗壞的奴僕;人若甘作基督的奴僕,反得真自由(約八36)。
(二)人若作了敗壞的奴僕,作惡或行善均由不得自己,前者不能不作,後者想作卻作不得(參羅七18~19),結局乃是淪亡。
【彼後二20】「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服,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
〔原文直譯〕「倘若他們因認識(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得以逃脫世界的污染,但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而制伏,他們末後的景況,就變得比先前更壞了。」
〔原文字義〕
「倘若」如果,假使;「認識」真知識,辨識;「世上的」屬世系統的;「被纏住」纏累,套住;「末後的景況」結局,後來的光景。
〔文意註解〕
「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
『倘若』是假定語氣,並非事實;
『他們』按上下文一致的原則,應指假師傅,而不是指『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參18節);
『認識』非僅客觀道理上的認識,尤指主觀經歷上的認識(亦即真認識或完全的認識);
『主救主耶穌基督』是對主耶穌的一個完整稱呼,在全部新約聖經中僅出現三次,且都在彼得後書中(參一11;二20;三18);
『主』指祂的權柄;
『救主』指祂的工作;
『耶穌』指祂謙卑為人;
『基督』指祂榮耀受膏。
「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
『得以』乃回應上句的『因』字,表示人若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才得以如此;
『脫離世上的污穢』意指脫離與神為敵的世界(參雅四4)和其上罪惡的污染(參約壹二16)。
「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服」意指作了敗壞的奴僕(參19節),被其所轄制,乖乖地遵照其指令而行事為人。
「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
『情況』指邪惡的程度;
『末後的情況』指認識主卻變節以後的情況;
『先前』指還未認識主之前的情況。
註:本節經文不能用來證明人在信主得救之後,仍有失去救恩的可能。此段聖經(20~22節)旨在指出假師傅自稱基督徒,他們自以為認識基督和真道,但他們的所行所為完全和真道相背,倒不如不認識為妙,因為必受更重的刑罰(參雅三1)。
〔話中之光〕
(一)知而不行,倒不如不知;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17)。
(二)一般世人的行為,除了受到國家法律和社會倫理道德的規範之外,也受內心一絲微末的良知所約束;但對於那些自稱基督徒卻明知故犯的假師傅,就再也沒有甚麼可以約束他們了。
(三)主耶穌所舉「被污鬼所附的人,污鬼被趕離之後,另帶七個更惡的鬼住進來,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的比喻(參太十二43~45),正應驗在假師傅們的身上。
【彼後二21】「他們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
〔原文直譯〕「他們倒不如未曾認識義路,這比認識那傳給他們的神聖誡命,後又轉離(的情形)為妙。」
〔原文字義〕
「曉得」(兩次均同字)認識,準確地知道;「背棄」轉身,轉回;
「聖命」神聖的命令,神聖的誡命;「倒不如」還是,仍以;
「為妙」更美,更強。
〔文意註解〕
「他們曉得義路」
『義路』與『真道』(參2節)、『正路』(參15節)都是同義詞,從不同的角度來形容這條道路或生活模式的特徵:
(1)『義路』特指對神和對人均正當且公義;
(2)『真道』特指裏外一致、符合真理;『正路』特指正直而不彎曲、純正而不邪惡。
「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
『背棄』指轉身離開,暗示曾經接受某種道理,但後來卻予棄絕,就是背道的意思;
『傳給他們』暗示曾經有福音傳給他們,但僅表面接受,而未真心相信(參羅十14~18);
『聖命』意指神話中的神聖誡命或生活規範。
「倒不如不曉得為妙」這句話暗示『曉得』附帶著一項責任,就是要將它付諸實行。
〔話中之光〕
(一)福音的內容,除了將來永生的福份之外,還包含現今生活的本份;可惜基督徒大多注目於將來所得,而忽略了今日所該付的責任。
(二)多給誰,就向誰多去;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我們在主裏領受的越多,所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三)聽道而不行道的,是自己欺哄自己(參雅一22~23);時下基督徒聽道的多,行道的卻少。
(四)傳道固然重要,教導人守道更重要。而教導人守道的最佳策略,便是自己率先行道(參提前四16)。
【彼後二22】「俗語說得真不錯:『狗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裏去輥。』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
〔原文直譯〕「但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正像俗語所說的:『狗轉過來,又吃牠自己所吐的;豬洗淨了,又到污泥中去打滾。』」
〔原文字義〕
「俗語」格言,箴言;「真不錯」真實的,誠實的;
「所吐的」自己的嘔吐物;「洗淨了」洗澡過;「輥」翻滾,打滾;
「正合式」落在,體驗,遭遇。
〔文意註解〕
「俗語說得真不錯」
『俗語』指當時流行的俗諺;
『說的真不錯』意指正好可以借用來形容假師傅的情況,非常合適。
「狗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本句引自箴廿六11;
『狗』在舊約聖經是屬於不潔淨的畜類(參利十一27),在新約聖經被用來稱呼猶太律法主義者之類的假師傅;
『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意指其心性已習於污穢之物。
「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裏去輥」本句出處未見於聖經,可能是當時的一句俗語;
『豬』在舊約聖經也是屬於不潔淨的畜類(參利十一7),在新約聖經被用來稱呼不認識神的惡人(參太七6);
『洗淨了又回到泥裏去輥』意指其行為已習於在污穢中打滾。
「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
『這話』指狗裏面慣於污穢不潔之物,豬外面慣於污穢不潔之物;
『他們』指假師傅;
『正合式』意指假師傅在神眼中裏外均污穢不潔,必要遭神毀滅(參3,12節;三7)。
〔話中之光〕
(一)約翰˙加爾文說:「福音是一劑潔淨心靈的良藥,又是一盆洗滌罪行的清水。」假師傅表面上可能聲稱相信福音,但其惡性和惡行顯明他們實際上並未接納福音,豬狗不如。
(二)開始好──狗吐、豬洗淨──並不就表示問題已經解決了,我們還得觀察其後續情況──是否轉過來又吃、又回到泥裏去輥──基督徒生命的改變,必然會顯明在往後一生的生活中。
(三)有些基督教領袖的惡行被揭發之後,往往會公開表示痛悔,然而真情如何,遲早將會顯露。
【假師傅欺騙人的方式】
一、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1節)
二、用揑造的言語(3節)
三、毀謗別人(10,12節)
四、使用詭詐的手段(13節)
五、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14節)
六、說虛妄矜誇的大話(18節5ˊ)
七、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18節下)
八、應許人得以自由(19節)
【假師傅(異端教師)的特徵】
一、私自引進異端(1節上)──使人們不知不覺地上當
二、不承認買他們的主(1節下)──口裏雖稱主為主,內心和行為卻不尊主為大
三、行為邪淫(2節)──行為放蕩不羈,不受真理的約束
四、貪財取利(3節)──為利混亂神的道(林後二17)
五、捏造言語(3節中)──創造新的術語、名目和說法(參徒十八15)
六、隨肉身縱污穢的情慾(10節上)──追求肉身的享受
七、輕慢主治之人(10節中)──目中無人,惟我獨尊
八、膽大任性,不知懼怕(10節中)──無法無天,玩弄法律和政制
九、毀謗在尊位的(10節下)──說別人壞話,以高抬自己
十、好像沒有靈性(12節)──看不出是隨從靈而行(參加五16,25)
十一、喜愛白晝宴樂(13節上)──公然追逐聲色之娛
十二、以自己的詭詐為快樂(13節下)──以欺騙別人為能事
十三、滿眼是淫色,止不住犯罪(14節上)──被淫亂思想所驅役,結果終有一天爆發男女問題
十四、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14節中)──專以靈性幼稚的人為對象
十五、心中習慣了貪婪(14節下)──貪婪成性,永不知足
十六、離棄正路(15節)──棄絕十字架的道路,轉向「成功」哲學
十七、是無水的井(17節上)──沒有生命的流露
十八、是狂風催逼的霧氣(17節上)──興風作浪,喜搞運動,卻一下子就無影無蹤(沒有結果)
十九、說虛妄矜誇的大話(18節上)──常自誇多屬靈、多有亮光
二十、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引誘人(18節中)──使人從屬靈的事物轉向追求今世的享受
廿一、引誘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18節下)──以初信主的人和屬靈造詣不深的人為作工的對象
廿二、應許人,自己卻(19節)──所講論的,自己作不到;只會描繪「美門」,自己卻不能進去(參徒三2)
廿三、曉得義路,竟背棄了聖命21節)──有真理知識,卻不受神話語的管束(參太廿三2~3)
廿四、狗所吐的,他轉過來又吃(22節上)──自己所定罪的,卻照行不誤
廿五、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裏去輥(22節下)──只會依著人的意思懊悔,過後又犯(參林後七10)
回應詩:詩篇廿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_-S1I2_r14
標籤:
瀏覽次數:7    人氣指數: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信心的總結 ─ 三位一體的上帝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以弗所書二8-10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