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楞伽經如來藏說之探討(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2)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入楞伽經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2.12.30  天氣:  心情:
甲:提要
《入楞伽經》提出「無我如來之藏」一詞,使「如來藏」與「我」兩者之間相即亦復相離的辯證關係更趨複雜。本文認為:解釋文化發展現象的「正反合」三段辯證法,適可用以說明「無我如來之藏」的深層義蘊及論證過程,厥為:
(一)正──如來藏我:「如來藏」即「我」
(二)反──無我如來藏:「如來藏」非「我」
(三)合──真我如來藏:「如來藏」是究極之「我」
※關鍵詞:《入楞伽經》、無我、如來藏、無我如來藏、三段論證
乙:目次
前言*
一. 正題──如來藏我
二. 反題──無我如來藏
(一) 如來藏之無我
(二) 如來藏之空性
三. 合題──真我如來藏
(一) 如來藏實為真我
(二) 如來藏真實不空
自西元三世紀以降傳布而出的印度如來藏(tathagata-garbha)學,其流衍大致可分作三個時期。○1初期的如來藏系經典,諸如《如來藏經》、《央掘魔羅經》等,蓋以生動的譬喻或鮮活的故事,揭示芸芸眾生本具清淨如來藏,從而導出一切眾生悉皆成佛的必然結論。中期的經論,如《勝鬘經》、《究竟一乘寶性論》等,則以條分縷析的說理形式,確立如來藏學的理論架構,並巧為說解地融會了大乘中觀之學的空性之智。後期的典籍,如《入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乃一方面踵繼前說而發皇之,一方面因應大乘唯識之學的興起,而探討如來藏與阿賴耶識(alaya-vijbana)的相互關係。歸屬如來藏學後期重要經典之《入楞伽經》,其如來藏學的首要特色,正在於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之融合為一。職是之故,關於本經之中,如來藏學與唯識之學如何彼此交涉而相互融通,以及如來藏與阿賴耶之如何冶於一爐而陶鑄新義,歷來並不乏專門論述。○2然而本文所關切者殊不在此,而在於環繞「無我如來之藏」(tathagatanairatmyagarbha)一詞開展而出的各種辯證,而這些辯證,又集中地表現於「如來藏」與「我」和「無我」之間或即或離的複雜關係。處理「如來藏」與「我」和「無我」之間的辯證關係,最宜於採用的觀點之一,當即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 1831)習用的「正題/thesis」、「反題/antithesis」、「合題/synthesis」之三段辯證模式。儘管黑格爾本人並未正式提出這三階段論證的專門術語○3,但他確實運用這種辯證體系來解釋哲學、科學、藝術、政治乃至宗教的發展歷史。呂大吉《西方宗教學說史》稱:「黑格爾把宗教和哲學統一起來,視為絕對精神辯證發展的不同階段」○4,再者:既然宗教是絕對精神辯證發展的一個階段,它本身也是發展的,而且也和絕對精神的整個發展一樣,遵循辯證法進展的三段式:從一種宗教形式(正題)過渡到作為其對立面的另一種宗教形式(反題),然後達到對立面的統一,進到新的、更高級的宗教形式(合題)。○5黑格爾的這番宗教發展的三段式論證,本來是用以在較大的時空框架之中詮釋整個人類宗教的發展進程。○6姑不論黑格爾對於各種宗教的認知是否正確而周備、其於各種宗教在發展史上之座標配置是否合理,這種「正反合」的三段辯證模式,確實足以運用於解釋《入楞伽經》中「如來藏」之「我」和「無我」的錯綜關係。於探討《入楞伽經》之如來藏說之前,首先,不妨在一個更宏觀的歷史縱軸上觀察古印度文化對「我/Atman」的立場和主張。「我」,原是印度思想界的重大主題之一,各種宗教與學派對之迭有論辯,許多攸關解脫的課題也經常依之而展開。
標籤:
瀏覽次數:112    人氣指數:1112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楞伽經如來藏說之探討(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2)
 
住戶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