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學與儒學16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1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學與儒學17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4.09.04  天氣:  心情:
二、“善反"與“體性"
張載倫理學說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誠明》。
從理論上說,張載提出這種“善反"的修行理論是合乎邏輯的,因為既然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一種至純至善的“天地之性",修行的最重要目標和根本途徑當然是如何返歸此至純至善的本性。那麼,如何才能返歸此至純至善的本性呢?對此,張載提出“變化氣質"的修行理論。
首先,張載認為,“人的氣質美惡,與貴賤壽夭之理,皆是所受定分。" 《經學理屈﹒氣質》就是說,人的是氣質是生下來就命定的,具有什麼樣的是氣質,每一個人自己是無法選擇的、無可奈何的。但是,人的氣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地,"如氣質惡,學即能移" (同上)。亦即如果一個人所稟受的氣質是惡的,透過學就能改變它;每一個的“氣質之性"亦然。如果所稟受的“氣質之性"不美,“則學得亦轉了"《張子語錄下》。“性美而不好學者無之,好學而性不美者有之"(同上)。也就是說,性美的人都好學,好學的人不一定都性美,這裡面有一個所學是否得法問題。
那麼,如何學才算得法?才能變化氣質?張載說:"為學所急,在於正心求益"。《性理拾遺》所謂“正心",首先必須“壹志" 。張載認為"志壹"則能動氣,亦即只要做到心志專一,則可以變化氣質。
其次,張載繼承孟子“居移氣,養移體"的思想,認為“變化氣質"的主要方法,是要善於養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的特點是“嚴正剛大",不存在於自然界之中,而是要靠學,靠加強道德修養培植起來的,是靠“集義所生",“養浩然之氣須是集義,集義然後可以得浩然之氣"《經學理屈﹒學大原上》。
那麼何謂“集義"?所謂“義",張載曰:“義者,克己也。"(同上)
把"義"釋為“克己",這是張載的獨特見解。也就是入們必須以義理戰退私己,做到無我無私。“無我然後得正己之盡"《正蒙﹒神化》。
此外,張載還把“集義"解釋為“積善"。他說:集義,“猶言積善也"《經學理屈﹒學大原上》。這是要人們“居仁由義",使動作皆中禮,處處與人為善。達到這種境界,便能“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第三,張載的“養心集義"說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即寡欲論。他認為,由於“氣質之性",人人都有利欲之心。如果人們不能盡量地自我克制,盡可能地減少各種欲望,人固有的本然善性就會喪失殆盡。因此,“學者要寡欲"。從思想內容而言,這顯然是繼承孟子的寡欲說。
從以上張載關於“變化氣質"、“養心集義"的論述看,張載的修養理論確實來自儒家,特別是來自孟子的“存心養性"學說。但是,張載的倫理學說並沒有就此止步,而當他再往前走的時候,就進入另一境地了。如果說,孟子的存心養性最後是要達到“知天"、“事天",那麼,張載倫理說的最後目標,或者說最後境界,並不是"知天"、“事天",而是“反性",返歸本來存在於自己身上的“天地之性"。這就不是傳統儒學的思想了,而與佛教佛性理論所說的存在於一切眾生心中的“佛性"、“人性"、“心性"更接近。而其所謂“反性"在方法上也與佛教的“體性"、“反觀心性"相同。如果說,張載強調的“學"與慧能南宗的一味強調的“頓悟"不盡相同,那麼,與神秀一系的主張透過“拂塵看淨"諸多修行之後,才洞見佛性,所走的則是同一條路。而張載所說的“集義"、“壹志",與禪學北宗之強調攝心入定也多有相近、相通之處。
三、“民胞物與"與“萬法唯心"
張載倫理學說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乾坤父母"、“民胞物與"說。
所謂“乾坤父母"、“民胞物與",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吾幼。聖其事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正蒙﹒乾稱》
對於張載的進一學說,宋儒眾口一辭,均表稱讚;歷代注家紛紛且詮釋各異,其中,注得最為精富、貼切的,當推南宋的朱熹和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朱子云:《西銘》大要,在“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兩句。塞是說氣,...自一家言之,父母是一家之父母;自天下言之,天地是天下之父母。通是一氣,初無間隔。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萬物皆天地所生,而人獨得天地之正氣,故人為最靈。故民同胞,物則亦我之儕輩。《朱子語類》卷九十八)
大意是說,天地萬物,均是一氣之流行,那氣所聚散之太虛,則是萬物與人類之本體。既然天地萬物都是一氣之聚散流行,而人又都共稟此氣,那麼四海之內,自然都是同胞兄弟,天下萬物,也都是同一族類。因此,人們不但要愛一切人,而且要愛一切物。
再看看王夫之的注解。在《張子正蒙注》中,王夫之說:乾稱父,坤稱母。... "從其大者而言之,則乾坤均為父母,人物之胥生,生於天地之德也固然矣;從其切者而言之,則別無所謂乾,父即生我之乾;別無且所謂坤,母即成我之坤。惟生我者其德統天以流形,故稱之曰父;惟成我者其德順天而厚載,故稱之曰母。故《書》曰:“唯天地萬物父母",統萬物而言之也。....盡敬以事父,則可以事天者在是; 盡愛以事母,則可以事地者在是;守身以事親,則可以存心養性而事天者在是;推仁孝而有兄弟之恩,夫婦之義,君臣之道,朋友之交,則所以體天地而仁民愛物者在是。人之與天,理氣一也;而繼之以善,成之以性者,父母之生我,使我有形色以具天性者也。理在氣之中,而氣為父母之所自分,則即父母而溯之,其德通於天地也,無有間矣。若捨父母而親天地,雖極其心以擴大而企及之,而非有惻 不容已之心動於所不可昧。是故於父而如乾元之大也,於母而知坤元之至也。...又曰:“繼之者善,成之者性。"誰繼天而善吾生?誰成我而使有性?則父母之謂矣。繼之成之,即一陰一陽之道則父母之外,天地之高明博厚,非可蠟等而與之親,而父之為乾,母之為坤,不能離此以求天地之德,亦昭然矣。《張子 正蒙注》卷九)
王夫之的注解講得更詳盡、更深入了,特別是他運用“萬物一體"和“繼善成性"的思想以說明人倫道德,把乾坤與父母聯繫起來,指出父母繼天地而善吾生,成我性,因此,盡敬以事父,則可以事天;盡愛以事母,則可以事地,這一“事親則事天"說應該說既符合張載“乾坤父母"說的本意,又作了比較深入的發揮。前儒徐子融也曾說過:張子《西銘》之意,盡於“事親則事天"一句。
與“乾坤父母"說主要是講“事親則事天"的孝道不盡相同,張載的“民胞物與"說則側重於講仁民愛物,愛必兼愛。因為按照張載的元氣本體論,天地萬物同是一氣之聚散流行,而人又共稟此氣,因此,四海之內均是同胞兄弟,天下萬物都是同一族類。因此,人們不但要愛一切人,而且應該愛一切物。他說:“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為能盡其道,是故必俱立,知必周知,愛必兼愛,成不獨成。"《正蒙﹒誠明》“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正蒙﹒中正》
在此,有一個問題必須順便語及,即張載的“民胞物與"說與墨子“兼愛"說的相互關係以及其中所蘊涵的思維模式的區別問題。
包括宋儒在內,曾經有人認為張載的“民胞物與"說與墨子的“兼愛"說沒有什麼區別,如楊時就持這種觀點。但此說立即遭到程朱的駁斥。程頤曾針對楊時論《西銘》一文,寄書予以批駁,曰:《西銘》之為書,推理以存義,擴前聖所未發,與孟子性善養氣同功,豈墨子之比哉。《西銘》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則二木而無分;分殊之蔽,私勝而失仁;無分之罪,兼愛而無義。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勝之流,仁之方也;無別而迷兼愛,至於無父之極,義之賊也。子比而同功,過矣。《答楊時論〈西銘〉書《程伊川文集》卷五)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墨子之兼愛,失事親之敬,流於無父之弊,張子的《西銘》,倡理一而分殊,明事敬之方,二者不可同日而語。程頤此一思想很受朱熹的讚揚。朱熹在《西銘》論中對《西銘》明理一分殊說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說:《西銘》之作,••••程子以為“明理一而分殊",可謂一言以蔽之矣。蓋以乾為父,以坤為母,有生之類,無物不然,所謂理一也。而人物之生,血脈之屬,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則其分亦安得而不殊。一統而萬殊,則雖天下一家,中國一人,而不流於兼愛之弊。萬殊而一貫,則雖親疏異情,貴賤異等,而不牿於為我之私。此《西銘》之大指也。
朱熹此說緊緊抓住“理一分殊",揭示了張載“乾坤父母"、“民胞物與"說的思想特點及其同墨子“兼愛"說的區別。在朱熹看來,墨子的“兼愛"是有“一"而無“殊",如此必然導致“無父"、“賊義";而張子《西銘》所提倡的,則“一統而萬殊"、“萬殊而一貫",這就可以既不流於兼愛之弊,又不致於為我之私。
如果說張載"乾坤父母"、“民胞物與"說之“大指"確實如程朱所說的,在於“理一而分殊",那麼,此“理一分殊" 思想本身即是深受佛教學說影響的產物,特別是深受華嚴宗“海印三昧"、“月印萬川"思想的影響。而如果從思維模式上說,“理一分殊"的基點在“理一",或曰“體一"。通觀張子之《西銘》,其整個學說是建立在“一體"思想的基礎之上的,亦即“萬物一體"、“人類一體"。而此種“一體"思想之受佛教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大乘佛教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一切諸法,包括眾生與佛都是“實相"的體現。中國佛教講“心性",諸法是“心" 的體現,“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本心本體本來是佛"此“心性"也是一種本體。因此,不管是天台宗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華嚴宗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還是禪宗說“本心本體本來是佛",就思維方法說,都是一個意思,一切諸法包括眾生、諸佛都是本體的體現,因此“諸法都是實相",“眾生咸是佛子"。張載的“乾坤父母"、“民胞物與"說,在具體說法上雖然與佛教有異,但思想路數則與佛教毫無二致。當然,二者的思想旨趣是不同的,如果說佛教的“眾生咸是佛子"說是為了說明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那麼張載的“乾坤父母"、“民胞物與"說的理論落點則在於孝親事天、仁民愛物。一個是出世的,一個是入世的,一個是宗教的,一個是倫理的。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張載的人性學說完全是一種把儒家倫理學說同佛教的佛性理論融合在一起的、亦佛亦儒的倫理哲學。
標籤:
瀏覽次數:69    人氣指數:6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學與儒學16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18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