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7902
 Arthur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行路即讀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身在福中不知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波麗露」舞曲聆賞心得
作者: Arthur 日期: 2016.06.04  天氣:  心情:

《「波麗露」舞曲聆賞心得 》

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波麗露」舞曲十分好聽,雖然大家聽到音樂不一定叫得出名字,它的旋律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音樂本身很好聽,但是音樂要「好好的聽」(正確地播放並且欣賞到樂曲之美),卻不容易。

我也是從音響雜誌中,才學到了欣賞「波麗露」舞曲的一個重要秘訣:聆聽時的音量要調整到大小適中。

「波麗露」舞曲的旋律簡單,反覆進行,各種樂器一樣接著一樣跟進演奏,聲音漸漸由小到大,最後全團齊奏以最強音量終場。

樂曲開場由小鼓輕輕敲擊(小聲)做為前奏(這小鼓聲也是全曲的主要節奏),接者悠揚的長笛聲進場演奏出主要旋律,弦樂部(提琴、豎琴)跟著以撥弦作為伴奏,再來高亢的單簧管聲音衝出來,演奏主旋律,低音管緊接跟進。

快到樂曲一半時,銅管部加入,聲音瞬時變大,然後樂器陸續加入,樂曲聲音逐漸變大,中間還不時傳來定音鼓重擊「碰」一聲,直到樂曲結束。

如果開始聆聽時音量調太小,就聽不清楚開場時的小鼓聲;反之如果開始聆聽時音量調太大,到樂曲終場時聲音太大會太吵。唯有適中的聆聽音量,才能讓樂曲忠實呈現變得好聽,不會有聽不清楚小音量的細節,或是聲音大到吵雜惱人的情形。

如果單單只聽樂曲中的小鼓聲,從頭到尾節奏一致,實在十分單調。但在樂曲中不管其他樂器聲音多大,規律的小鼓聲仍是清晰可聞,就像堅定而一致的行進腳步聲,讓樂曲聽起來十分的迷人。

有些音響調成適中的音量時,無法清晰呈現出樂曲的小聲細節,所以古典樂曲實在是蠻考驗音響性能的,這就是為什麼音質佳的發燒音樂碟(天碟)要配上性能佳的發燒音響,才能相得益彰。好的軟體要靠好的硬體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好的硬體要靠好的軟體才能充分發揮實力。

也許有人會說調音量何必那麼複雜,只要「開始時將音量調大,結束前再將音量調小」不就行了?這樣一來雖然將整首樂曲從頭到尾聽完了,但是這樣聽到的並非是原汁原味的樂曲;作曲家原曲中「前面小聲,後面大聲」的音量變化不見了,樂團團員辛苦練習所呈現的演奏技巧也不見了。不但扭曲了樂曲的原意,更忽略了樂團的演奏技巧。演奏者面對這種忽略「美技」的聽眾,真是「俏媚眼做給瞎子看」了。

表演者平時要下工夫練習,演出時才能做最好的呈現;聆賞者平時也要做功課,聆賞時才能懂得鑒賞。

好音樂不單需要有好的樂手(樂團)來呈現,更要有好的聽眾來懂得欣賞,正如同千里馬也需要有伯樂來賞識一樣。



交響樂快閃族 --- 丹麥「哥本哈根愛樂」樂團在哥本哈根中央車站演奏拉威爾的「波麗露」舞曲。


標籤:
瀏覽次數:121    人氣指數:12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行路即讀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身在福中不知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