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65840
 Johnso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無婚一身清、無殼天地寬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退休金存夠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個人的老後是必然
作者: Johnson 日期: 2023.08.27  天氣:  心情:
一個人的老後是必然,如何活好?
和田秀樹:別讓所有行動都變成「夫妻一體」,多點好友才健康
別因一個人的離開,連自己的世界也垮了。

文/和田秀樹 圖/Shutterstock

編按:該怎麼做,才能順利走過生離死別之痛呢?面對父母、伴侶的離世,該如何緩解悲傷,避免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分享他的觀察。
年過70之後,多少會有與親近家人生離死別的經驗。雖然以往大多都是在40幾歲時就可能經歷與雙親的死別,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是到了70歲後才會送走雙親。而到了70歲後,也會有越來越多人面臨到必須送走伴侶的時刻。

送走最親近的家人後,有些人會變得一蹶不振,甚至罹患憂鬱症。這是因為年過70後血清素與男性荷爾蒙的分泌都會減少,心情更容易變憂鬱的緣故。

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順利走過生離死別之痛呢?

如何避免至親離世後的遺憾?平時就該累積相處的點滴
若是與雙親的生離死別,因為兒輩年紀也已經很大了,大家可能會以為應該不會像年輕時失去父母一樣遭受重擊,不過現實世界並非如此。實際上,有很多60、70歲的人送走90幾歲的雙親後,便罹患了憂鬱症。

從我多年來為高齡患者看診的經驗中可以看出,非常難以承受雙親過世的人,通常在親子關係上抱有罪惡感。自認為與父母相處不睦、對父母不孝、沒有好好孝順父母等,這些念頭都會成為罪惡感,到了父母離世後,龐大的失落感就變得令人難以承受。

那些一頭栽進居家照護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來自於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為父母親付出過什麼,所以到了父母親需要人照護時,便義無反顧地一頭栽進照護父母的工作中。

我認為日本人很不可思議的一點就是,當父母親需要照護時會拚了命地照顧父母,但是當父母親的精神身體都還很好時,卻幾乎不聞不問。尤其是兒子,如果結婚後還頻繁與母親聯絡,可能會被妻子貶為媽寶,就不能再繼續這麼做了;而如果是女兒,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不太可能一直往娘家跑。

但我認為,日本人實在應該要趁著父母親還健在時多孝順父母才對。帶著父母去品嘗美食、一起旅行,無論是再怎麼小的事都好,應該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多累積一點珍貴的回憶才是。

我認為如果平時能擁有這些與父母相處的點滴經驗,在面臨與父母生離死別時,這些珍貴的點滴就能拯救自己,免於飽受罪惡感與失落感的折磨。

怎麼面對另一半先走的衝擊?70後絕不能只有兩人世界
送走伴侶時也有很多人會大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很快就變衰老。如果是丈夫先走一步,有時候妻子反而彷彿豁然開朗般,過得比以前還要充滿活力;反之也有些人(男女皆然)會無法面對伴侶的死亡,承受非常大的衝擊。

不過,這正是你與對方的夫妻關係非常充實的證明,正因為你們一起共度了如此精彩豐富的人生,失去對方的此刻才會感到如此悲傷,不妨以更正面積極的心態來看待這一點吧!

送走雙親時也是一樣,當你在面臨與親密家人生離死別的關頭時,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幾位知心好友可以讓你毫無顧忌地傾吐哀傷。千萬不要只是一個人默默關在家裡,偶爾向知心好友吐露心中的悲傷,也能化為讓你重新振作起來的助力。

如同我之前提到的,年過70後千萬不要自己孤單一人,繼續維持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年過70之後,會漸漸感到與別人來往很麻煩,大多數時候都是夫妻兩人一起行動。無論是一起吃飯、旅行、參與同好會等,甚至只是出門去附近一趟都總是夫妻兩人一起行動。

但是這樣的關係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一定會有某一方先走一步,讓某一方獨留在人世。

還留在人世的那一方,由於在這麼長的歲月中都只跟另一半一起行動,幾乎斷絕了與其他人的往來。於是當另一半過世後,就很容易變成孤零零的一個人,遲遲無法從生離死別的悲傷中重新振作起來。

正因為如此,年過70之後一定要留意,別變成所有的行動都是「夫妻一體」。兩個人都要注意保持與別人的聯繫,不要只停留在封閉的兩人世界中。

沒有人可以預料到究竟哪一方會先走一步,唯有這麼做才能確保仍留在人世的那一方,可以繼續過著健全的人生。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5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無婚一身清、無殼天地寬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退休金存夠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