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716025
 kanghav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教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鄧育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依附理論attachment
作者: kanghave 日期: 2017.07.05  天氣:  心情: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文分六部分,摘要:
Part 1:抄錄桂冠版《心理學》關於嬰兒對母親依附的研究。
Part 2:抄錄桂冠版《心理學》關於成人的依附態度之研究。
Part 3:抄錄Ty Tashiro的書,補充Part 2。
Part 4:連結Lawrence Josephs的文章,展示依附研究如何用於婚姻諮商和治療。寫我的感想。
Part 5:談焦慮/矛盾型與逃避型混合的形態。
Part 6:批評Ty Tashiro一段話,稍談道家、斯多葛學派。

Part 1:抄錄桂冠版《心理學》

社會依附

  生命中的第一年,對形成未來與他人交往的眞誠與信任是重要的(Erikson, 1963)。許多經驗都可以歸因於兒童誠信感的發展,但最重要的是嬰兒與母親、父親或主要照顧者第一年相處的關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若以可信且敏感的方式照顧嬰兒,則該嬰兒會比那些哭聲長期受到忽視的嬰兒顯得較快樂,也不會因爲照顧者的離開而哭鬧(Bell & Ainsworth, 1972)。
  起初,只要照顧者是以合理的、一致的、適當的方式來照顧,新生兒並不在乎誰餵他或誰替他換尿片。然而到七個月大時,嬰兒會對母親或其他一兩個熟悉的人有强烈的依附行爲。
  這些有依附行爲的兒童在母親離開時會哭鬧,當生氣或受傷時會黏著母親。形成這種依附的傾向是普遍的,每一個正常的小孩在一歲大時,只要有人可以依附都會依附於某人,即使是受到母親虐待的兒重也會依附於母親(Schneider-Rosen, Braunwald, Carlson, & Cicchetti, 1985)。
  依附的强度有相當大的差異,某些嬰兒會形成安全的依附,其他較不幸的嬰兒則會形成不安全的依附(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安全與不安全依附間的差異可以從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中看出來。在測驗中,十二到十五個月大的嬰兒及其母親被帶到一個不熟悉的房裏,然後給嬰兒一些玩具,母親稍後會離開房間,然後再回來。對母親形成安全依附的嬰兒與母親同在房間裡時玩得很愉快,他會常常抬頭看看母親以確定她還在房中。母親離開時,他會顯得很不快樂,不再玩玩具,而且開始哭泣,母親回來時,嬰兒會表現十足的喜悅,而且有時會摸摸母親以確定她的存在。
  不安全依附的嬰兒則表現地完全不同,即使母親在場,他們也會哭鬧而且不玩玩具,有些嬰兒對母親完全不在意,而且在母親離開時也表現的毫不關心。不安全依附的嬰兒最引人注意的行爲發生在母親離開一會兒又回來之後,這些嬰兒不會狂熱地迎接他們的母親,相反的,某些嬰兒完全忽視母親的返來,某些嬰兒則黏著母親,並十分生氣地哭鬧,即使母親試圖安慰,但某些嬰兒甚至會將母親推開。
  爲什麼有些嬰兒能形成安全的依附,有些卻不行呢?常被虐待或忽視的,或是母親的照顧不夠一致、不夠敏感的兒童,較不會對母親形成安全的依附(Belsky, Rovine, & Taylor, 1984; Schneider-Rosen et al., 1985)。至少有一部分不安全依附的嬰兒是因爲他們自己的性格和行爲之故,某些嬰兒比其他嬰兒更難照顧。在某檢視嬰兒的氣質與後來的依附間相關的硏究中,在該硏究醫院護士評定兩天大嬰兒的機警及易怒程度,結果發現較不機警且易怒的新生兒,十二個月以後較不可能對母親形成安全的依附(Egeland & Farber, 1984)。旣然社會依附有賴於社會交互作用,因此母親與嬰兒間交互作用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不幸的是,即使是最盡職的母親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與他人(包括嬰兒)的交互作用品質,因此不可避免地,某些母子間的依附行爲就不似其他母子的關係那樣安全了。不遍,還好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中,約有百分之七十的一歲大嬰兒是屬於安全依附於母親的(其他社經地位家庭調査的比較資料則不可知)。
  依附的品質是否會影響到後來的生活呢?不幸的很,的確是如此,十二個月大的嬰兒若形成不安全的依附,則往後一生中都有情緖與行爲的問題。而安全依附的兒童到學齡前都是較友善、較合作的。不安全依附的兒童則會變得較有攻擊性、較任性、較依賴而且較黏人(Erickson, Sroufe, & Egeland, 1985; Siroufe, Fox, & Pancake, 1983)。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驚訝;畢竟,在陌生情境測驗中,不安全依附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攻擊、任性和黏人的性格了。這些嬰兒在長大後也會以相同的方式行爲。

Part 2:抄錄桂冠版《心理學》

愛的不同型態:續存的依附?

  哈森和謝弗(Cindy Hazen & Phillip Shaver, 1987)發現嬰兒的依附型態和成人的依附型態間有許多有趣的相似性。嬰兒對他們的照顧者有三種型態的依附行爲(Bowlby, 1969, 1973, 1980; 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安全依附的兒童確信依附對象是可以相信、可以依賴的,他們會將這種信任帶到生活中的其他層面。焦慮/矛盾依附的兒童會藉著哭聲、難以安撫等方式來提出抗議,另外,逃避型的嬰兒對依附對象完全不感興趣。哈森和謝弗發展了三種類似嬰兒依附型態,並以成人自述的語詞描述如下:
  安全:我發現我自己相當容易親近別人,願意依賴別人也願意讓別人依賴。我並不憂慮被人離棄,也不擔心別人和我太過親近。
  焦慮/矛盾:我發現別人和「我不喜歡他們」一樣地不喜歡親近我。我常害怕我的伴侶不是眞的喜歡我,或是他們並不眞心想和我在一起。我希望能與別人完全地融合,但這種欲求經常會嚇到別人。
  逃避:有時候與別人太親近會讓我覺得不舒服,我很難完全地相信別人,我也不允許自己去依賴別人。當別人與我太接近時,或我的愛侶要求與我有更親密的關係時,我會覺得緊張。

Part 3:
Ty Tashiro《The Science of Happily Ever After: What Really Matters in the Quest for Enduring Love》(2014年)中譯本頁200-223

  在檢視成人情感依附風格與選擇戀愛對象這個課題時,最具關聯性的長期研究便是由伊利諾州大學的克里斯‧法拉里(Chris Fraley)與同事進行的研究。他們每週一次、連續45週,來評估382位參與者的情感依附風格,想要看看情感依附風格在長時間中保持一致的程度有多高。他們發現,焦慮型情感依附風格與逃避型情感依附風格,多週下來都相對會維持不變,這再次説明了在選擇伴侶時,「你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

1.安全型

  當情感依附有安全感的成人在心愛的人身邊時,他們的心跳速度下降,呼吸也會減緩。換句話説,心愛的人的存在令他們心平氣和,並且可能使得對方想要留下來,花更長一點的時間跟他們所愛的人在一起。更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所愛的人不在身邊時,情感上有安全感的成年人會如何回應?他們光是靠著在心中想著心愛的人,就能保持平靜與滿意,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愛人會回來,並給予他們相同愛的關切。

2.焦慮/矛盾型,3.逃避型

  有人對於像是愛情這般正面的東西,竟是以失常的恐慌做出回應,這個概念令人費解。不過,焦慮型或逃避型的成人就是如此,他們可能偶爾會體會到伴隨愛情而來的平靜,如果他們剛好一開始就讓別人進入他們的心中。然而,對於情感上沒有安全感的成人來説,親密關係的難題在於,親密感與愛的感覺會引發「對方會離開」的恐懼和想法。
  因此,當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啟動他們對於所愛的人的心理象徵時(例如父母、戀愛對象),反而會引發焦慮型或逃避型成人的恐懼反應,這可以用他們的生理反應來加以衡量。光是想到他們所愛的人,就會加速他們的心跳,縮短呼吸頻率,並讓肌肉感到緊張,因為他們正在感受等同於「該戰鬥或逃跑」的反應(該緊緊抱住心愛的人,或是逃離這段關係)。他們認為當你愛一個人時,他或她就會離開你,而愛情與之後的恐懼幾乎同時出現,觸發了他們已經很熟稔的應對策略。

2.焦慮/矛盾型

  情感上感到焦慮的成人會對心愛的人狠狼抱住不放手,卻因如此靠近而變得害怕,然後又在憤怒中把對方推開。然後,當心愛的人開始疏遠他或她時,焦慮型的成人又再次死不放手,開啟一段相互推拉的冗長輪迴。

3.逃避型

  而逃避型的成人在面對日漸親密的關係時,乾脆就離開,關閉自己的情感,或是乾脆讓自己遠離心愛的人身邊。這種情境聽來悲傷,並常常令人感到全然地迷離難解。
  有人可能會把情感逃避型成人在面臨悲傷處境時所展現出的禁慾主義,歸因於一種內在的冷靜和很高的成熟度,但是心理研究人員知道,這根本就是情感逃避型成人在童年時期,暴露在漠不關心的照顧下,以及跟著照顧者身處在令人恐懼且失控的情況下,所學會的因應之道。
  尚未完全獨立自主的孩子很原始的邏輯如下:「如果你不跟某人太過親近,那麼他們的離開就不會有那樣重的傷害。」所以情感逃避型的小孩和成人,多年以來建構出一套錯綜複雜的防禦機制,配備了大量的引信,警吿他們親密關係即將來襲,該是讓彼此保持一個舒服的情感距離,以避開看似不能承受、被拋棄的恐懼。如果目標是讓感情獲得保護,那麼這些策略的運作相當有效。研究人員也發現,情感逃避型的成人工作時間更長,在職場上會更上一層樓,而且較不可能認真地去約會或結婚,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們較不可能遭受意外失去心愛的人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Part 4
Lawrence Josephs《如果生命中最好的性愛發生在婚外》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50310/c10bestsex/zh-hant/

  故事是Cynthia和Neal外遇,兩人都認為關係是短暫的,不久會結束。但Cynthia覺得和Neal的性愛比和自己丈夫的性愛要好。
  文章的轉捩點我覺得是這段,即作者讓Cynthia思考,Neal之妻的「專橫」有無可能不是因而是果,是妻子面對Neal不忠而來的反應。
  接下來的一段對比到Cynthia的丈夫,由於作者已判定Cynthia和Neal都是迴避型(這和他們兩人認為1.外遇是短暫的,2.性愛很性福,相一致),Cynthia的丈夫顯然就是安全型,因為他「巧妙地指出,他知道她的婚外情,並且表達出自己理解這件事何以出現,正等待她採取下一步行動」。

Part 5

  Vincent Carlos《The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re You Anxious, Avoidant Or Secure?》說,全世界有56%人是安全型,20%是焦慮/矛盾型,23%是逃避型,1%是後二種的混合型。不知這數據有何根據,我對那1%混合型有興趣想像一下。
http://elitedaily.com/dating/science-attachment-styles/1378133/
  假設有個女生,從小就吃性騷擾的虧,讓她中學、大學不接受男同學搭訕,入社會後也對男同事、男客戶私下保持安全以上的距離,拒絕建立人緣,形塑「怕男人」形象。
  但是幼年性騷擾相較為天生傾向和父母對嬰兒的照顧又是後來的了,從她成年後與男友、配偶的互動來看:
1)安全型的人「光是靠著在心中想著心愛的人,就能保持平靜與滿意」,而她對於短期、長期別離異常焦慮。
2)她最喜歡聽到伴侶的話是「我想妳」,即使剛和伴侶約會完,十分鐘後通話,也指定要聽這句話。
3)她可以工作忙碌而一天不賴伴侶,可是伴侶必須照三餐賴她,詳細報告生活大小事。
4)如上文所說:「情感上感到焦慮的成人會對心愛的人狠狼抱住不放手,卻因如此靠近而變得害怕,然後又在憤怒中把對方推開。然後,當心愛的人開始疏遠他或她時,焦慮型的成人又再次死不放手,開啟一段相互推拉的冗長輪迴。」
5)善妒多疑,查閱伴侶的賴、messanger。
6)不直接了當,喜歡玩把戲令伴侶惶恐、討拍。
  滿符合焦慮/矛盾型。
  Vincent Carlos說,焦慮/矛盾型最好與安全型交往,會獲得幸福。但我設想,同類型的人交往也會幸福,焦慮/矛盾型的兩人可以互相需要,似可配合得好。我認識的朋友裏便有兩人都是焦慮/矛盾型而戀情很穩定的,不過好笑的是,兩人都批評伴侶太黏,也太干涉。

Part 6

  Part 3抄錄的文章包含下段,讓我忍不住想抗議:
==============
  有人可能會把情感逃避型成人在面臨悲傷處境時所展現出的禁慾主義,歸因於一種內在的冷靜和很高的成熟度,但是心理研究人員知道,這根本就是情感逃避型成人在童年時期,暴露在漠不關心的照顧下,以及跟著照顧者身處在令人恐懼且失控的情況下,所學會的因應之道。
==============
  心理學家把好不容易鍛鍊出來的禁慾主義講成是人格、認知特質,所以莊子、斯多葛學派是因為天生是逃避型嬰兒,才發展出他們的哲學嘍?
  難道不能以意志鍛鍊來控制情感嗎?
  研究成人依附態度的Chris Fraley並沒那麼膚淺,他對逃避型提出兩種假說:一、別離讓他們真的感到distress,然而他們能控制行為,表現出平靜。二、他們並不感到特別distress,所以他們的行為平靜和內心狀態一致。他設計實驗,證明是前者。
https://internal.psychology.illinois.edu/~rcfraley/research.htm
(看「The Regulation of Attachment-Related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節)
  然而莊子、斯多葛學派是兩個假說中的後者,可見人在親朋別離時有哀愁是自然的,沒有哀愁是需要後天鍛鍊的。禁慾主義、崇尚自由獨立不是嬰兒傾向,是修身的結果。
標籤:
瀏覽次數:131    人氣指數:931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教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鄧育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