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4237
 讀得懂請留言之Jack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法律人的理則學對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討論女性主義時發現的小八卦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復興與長榮
作者: 讀得懂請留言之Jacky 日期: 2016.12.02  天氣:  心情:
戴於千,傻蛋富二代搞垮了復興航空?你確定林明昇是「負」二代嗎?
香港矽谷,http://www.hksilicon.com/articles/1233293(2016 / 12 /01)。

打開電視,名嘴們義憤填膺地說著復興航空的不是,富二代、爛公司、惡質企業... 族繁不及備載,我不禁皺眉、滿心疑惑... 因為邏輯不通啊。

邏輯哪裡不通呢? 可以從三個最熱門主題來談談我們在電視與 FB 上看到關於復興航空的報導,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林明昇是不是敗家的富二代?
復興航空的解散是不是惡質又不負責任?
復興航空為什麼會失敗?

一、【林明昇是不是敗家的富二代?】

如果用以下條件描述一位企業家,你會怎麼評價他呢?

接手後,成功讓一間在市場位居落後位置的虧損企業,在一年內賺虧為盈,然後連續成長數年,獲利率甚至超越同業。
突破兩家獨大的僵局,以小搏大,衝出新業務、新訂單。
在成長態勢中,多角化經營+投資固定資產,鋪陳下一波成長動力。
一般來說,能做到上面三件事的人,我們一般會被稱之為「能幹的領導者」,復興二代董座林明昇在 2010 年接班復興航空後,就做到了以上三點。

請想想,要讓一家虧損的公司轉虧為盈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許有些鄉民真的認為「要是我爸也這麼有錢、送我出國唸書、給我這個位置,那有什麼難?」我得告訴這樣想的鄉民:「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就太小看經營一家企業的難度了。」

然而做到這三件事的林明昇,甚至在解散復興航空的事件上做得這麼漂亮(下一段將說明)的情況下,卻被媒體和名嘴們形塑成一個 幼稚、放縱、又敗家的富二代 ?只能說:台灣成王敗寇、打落水狗的現象非常嚴重,尤其對於富二代更是嚴苛。

小結:林明昇不僅不是沒用的「負」二代,甚至極可能是一個優秀的經理人。(再次強調,是可能呦)

二、【復興航空的解散是不是惡質又不負責任?】

過去曾經協助過被太子汽車惡性倒閉的離職勞工協會,讓我了解了台灣的一個現狀:「台灣幾乎每年都有企業惡性倒閉的事件發生。」

隨便舉幾個例子吧:今年的學承電腦和邱素貞瑜伽天地,過去的亞歷山大、太子汽車、中藝旅行社、自由之丘、華隆、華爾街美語...

這些惡性倒閉的案例中,員工別說沒拿到遣散費,許多人連虧欠的薪水都泡湯,也因此不得不走上街頭抗爭。運氣好的,多年後拿回一部份的錢;運氣不好的,只能摸摸鼻子怪政府不公、天公伯沒照顧。

這時我們來看看復興航空的「解散」,他做了 哪些事 呢?

果決定調:沒有模糊帳,直接以「解散」作為目標。
在資產大於負債時解散:這意味着人人有錢賠、各個可負責。
賠償+資遣費+補償金:賠償消費者與合作企業,對於員工專戶提撥資遣費、還附贈補償金。(細節可參考 The News Lens 報導)
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復興航空 沒有做哪些事 呢?

擺爛:學「韓進海運」等韓國政府救,政府沒出手,就來個直接破產,員工哀哀叫,貨物滿海漂。
掏空:像華隆的翁大銘兄弟們一樣,先掏空國華人壽,然後裝死死撐,撐到壽終正寢時,公訴罪自動解套。
落跑:中國曾經稱霸廣深一代的連鎖超市「新一佳」,兩個月前全國的門市突然成了鬼城... 留下一屁股欠款與欠薪,老闆不知去向。
即使有一堆瑕疵可以挑惕,但復興航空光是上面三點,就可以打趴過去十幾年來一堆「也很惡質的倒閉企業」了。

再者,對於復興航空的員工們提出的「兩倍資遣費+補償金」賠償方案,就十分吊詭了... 本質上來說,員工們其實沒有錯,終究盡力爭取權益是應該,但這個狀況,卻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老爸與三個兒子

有一晚父親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老淚縱橫地說:「爸的生意不行了,再撐下去爸要破產了... 趁現在還有錢,來,這裏有 50 萬,每人拿一份,爸決定結束自己的性命,明天... 你們就離開吧。」

大兒子聞言憤怒地說:「爸!只有 50 萬?我們之後怎麼辦?」

二兒子說:「工作呢?學費呢?不行,我們每人要 100 萬!」

小兒子則喊到:「爸!你怎麼可以這麼不負責任!這是你的責任啊!」

窮途末路的父親,看着三個兒子,無奈、心疼又委屈...

這就是復興航空的故事。

三、【復興航空為什麼會失敗?】

▲復興航空過去五年的盈餘&營收表現(請看財報狗)

2012 年曾被評鑑為全球第六名的復興航空,真的是因為公司太爛而失敗嗎?No、No!我認為看一個企業的失敗不是「從失敗來看錯誤」,而是得看「失敗的本質」。

復興航空走入失敗的本質,我觀察到的答案是「社群網絡年代,當一個正確的經營策略遇見黑天鵝事件的悲慘結局」。

有點繞口... 怎麼說呢? 請聽我說明。

從華航說起

復興航空的擴張、機師管理相對弱、SOP 相對不嚴謹... 這些新聞上說得天花亂墜的狀況,也許正確、也許武斷,但從台灣空難史來看,台灣發生最多重大飛航事故、讓員工和消費者抖的不行的航空公司是誰呢? 其實是不久前還在抗議的「中華航空」。

據說在一連串的管理改革後,從幾年前開始,華航早已改頭換面,順利擺脫年年入圍「全球最危險航空公司 Top 10」的榜單,甚至在 2015 年被評為最安全航空公司第 58 名。

為什麼復興就不行?

這時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掉了比較多飛機的華航撐了過來,復興航空卻難逃消費者的制裁呢?」

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富爸爸:顯而易見,華航的富爸爸叫政府,很強壯;復興的富爸爸... 叫國產。
落點:「飛機比較危險」本來就是認知心理學上、用來說明直覺錯弱性的經典案例,歷史上「因恐懼而被殺死」的知名航空案例,在美國:遭受恐怖攻擊、沒人敢坐、最後倒得無比哀戚的泛美航空。
而復興航空掉在基隆河上的畫面,透過無數媒體報導與社群轉發,放大了人們心裏的恐懼... 這是國內線的原罪,也是他的不幸。
媒體與社群網絡:社群網絡加速新聞的擴散,也讓新聞永生。過去華航墜機時網絡還不發達,一切還能被時間沖淡;而復興航空的墜機、則不斷被提醒。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墜機幾個月後,復興航空進行了一連串的改正,也藉由價格策略與行銷漸漸將營收導回正軌,然而卻在民航局發佈「空難調查報告」後,他的業績瞬間又跌入谷底,就此一蹶不振...
綜觀以上三點,你會發現我想說的本質,其實是「商業環境的背景」。復興航空的案例,體現了社群網絡年代最典型的 B2C 企業經營困境:

社群網絡年代 B2C 企業的經營困境

即使策略正確,執行力 OK,你得面對的其中三個課題是:

是否有足夠的資本面對黑天鵝的震盪?(例:有隻老鼠從大門口跑進了餐廳、客戶的客戶的客戶忽然倒閉、車隊裡的司機遇見李妍瑾或掉了一台飛機)
是否能妥善處理社群網絡年代隨時失控的品牌信譽?(例:5 元也要漲的鬍鬚張、敗象已露的 HTC 和 100% 是惡人的 KMT)
是否能適應社群網絡年代與消費者對話的公關操作?(例:ASUS Zenfone 兩岸價差事件、Samsung 爆炸門要求 youtube 封口、在 FB 上跟民眾鬥嘴的夏林清)
除了資本是關於企業本身的體質外,另外兩點看似比較遠的擦邊球,其實也能強烈的影響企業的命運,換一個說法:這兩點也是一隻黑天鵝,一隻由彼此串連的不理性消費者所組成、難以被操控的黑天鵝,這隻天鵝可以一夜變色,由白翻黑或由黑變白,他很善變,很容易嚐到甜頭、也很容易吃到苦果,重點是,你得撐得過去才行。

四、【總結】

以經營一個集團的角度來看,這次復興航空的停損點明確,行動方針清晰,本質上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商業行為。而身為操盤手的林明昇,表面上是發生了一次失敗,但另一個層面,則表現了他的危機處理能力 與負責任的商業道德。

在這兩點上,令人欣賞。

回到主題,讓我們回頭看看最初的三個問題。

濃縮版的 Q&A 如下:

Q1. 林明昇是不是敗家的富二代?

A1. 不是,從他的經營脈絡來看,稱得上是一個相當不賴的企業領導者。

Q2. 復興航空的解散是不是惡質又不負責任?

A2. 不是,稱得上是台灣「企業倒閉的良心範例」。

Q3. 復興航空為什麼會失敗?

A3. 一個爸爸不夠有錢的瘦子,在社群網絡年代遇見一隻黑天鵝的悲劇。

最後補充:就像判斷大媽跌倒一定是因為粗心,我們很容易從「結果」來腦補一個人或一件事的種種原因,用的是直覺。有時也許會矇對,但用直覺思考絕對無助你理解這個世界與增加判斷力。

就像我們時常覺得有些人的成功是運氣、是命好、是剛好做對了某件事情;失敗其實也是,有些人的失敗也是運氣、也是命不好、也是剛好做錯了某件事情。

「過程比結果重要」不是一句阿Q的話語,而是理解這個世界和跳脫直覺盲目的不二法門。

以上絕對片面,僅是可能,純屬個人局部觀察,單純想稍微用力一點來平衡一下風向,歡迎腦補,也請不吝批評&建議。

黃如萍,興航機隊複雜、財務不透明 「王子復仇記」張國煒搖頭 ,中國時報之中時電子報 ,https://tw.news.yahoo.com/%E8%88%88%E8%88%AA%E6%A9%9F%E9%9A%8A%E8%A4%87%E9%9B%9C-%E8%B2%A1%E5%8B%99%E4%B8%8D%E9%80%8F%E6%98%8E-%E7%8E%8B%E5%AD%90%E5%BE%A9%E4%BB%87%E8%A8%98-%E5%BC%B5%E5%9C%8B%E7%85%92%E6%90%96%E9%A0%AD-215005940--finance.html(2016/ 11/ 30)

復興航空宣布解散公司,不少人力拱具有豐富航空經驗的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接手興航,上演王子復仇記,不過,前長榮集團執行長聶國維昨日斬釘截鐵的表示,張國煒目前並無計畫接手興航。

未與張國政團隊接觸

貼近張國煒的人士說,依照張國煒的個性,在事情未確定前絕對不會輕舉妄動,「不會開記者會時,還不能宣布團隊組成」。張國煒也是昨日上午看到新聞才知道張國政要籌組團隊接手興航,之前該團隊未曾和張國煒接觸或討論此一議題。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航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機隊,但興航機隊複雜,包括ATR、A320、A321、A330等,處理起來相對複雜,尤其是A330機隊,根本不符合興航航線營運需求,加上興航的財務狀況不是很透明清楚,例如機隊有多少庫存零件、和其他業者的合約(如租售飛機)數量與內容等,這些都需很長時間釐清,有概念的經營者,不會貿然接手興航,「張國煒若要經營航空公司,應會以自己的理念打造一個新的航空公司。」

只有上海航線有價值

內情人士說,興航航線中,其實只有上海航線有價值,其他航線幾乎都是開放天空,航空業者可以自由申請飛航,而興航的上海航線,松山及桃園起飛每周共只有7班,營運規模不夠大,很難賺大錢,且光靠上海一條線,不可能養活一家航空公司。
另兩岸航權規定,飛航兩岸航線必須是兩岸航空公司,日本等外籍航空公司無法接手經營兩岸航線。

小K管理與技術俱到

從上周二(22日)興航宣布公司解散後,外界就將擁有航空公司管理經驗,又擁有機師證照與飛機維修經驗的張國煒列為最佳接手興航人選,還有網友說,除了張國煒,別無他人夠資格,更希望他上演王子復仇記,和長榮航空一較高下。
雖經聶國維代為宣布張國煒沒有投資規畫,但昨日張國政宣布籌組團隊接手興航,外界又將團隊幕後資金主指向張國煒。
聶國維說,這段期間各界都有表達希望張國煒考慮接掌興航的建議,不過,張國煒確實目前無計畫接手興航。

杜蕙蓉、呂淑美 , 工商時報之中時電子報,https://tw.news.yahoo.com/%E7%A5%9E%E7%A5%95%E8%B2%B7%E5%AE%B6%E6%98%AF%E8%AA%B0-3%E5%A4%A7%E5%8F%AF%E8%83%BD%E4%BA%BA%E9%81%B8%E9%83%BD%E5%90%A6%E8%AA%8D-215005122--finance.html(2016/ 11/ 30)

外傳張國煒是因不滿意興航的機隊,這位貼近人士說,小K從來沒有坐過興航,也未針對興航機隊實際看過,所以不會對興航的機隊妄作評斷。

題外話

南方信,颱風天搞飛機 前長榮董事長張國煒怎麼想?信傳媒,
https://tw.news.yahoo.com/%E9%A2%B1%E9%A2%A8%E5%A4%A9%E6%90%9E%E9%A3%9B%E6%A9%9F-%E5%89%8D%E9%95%B7%E6%A6%AE%E8%91%A3%E4%BA%8B%E9%95%B7%E5%BC%B5%E5%9C%8B%E7%85%92%E6%80%8E%E9%BA%BC%E6%83%B3-073726021.html(2016/09/ 30)。

梅姬襲台的颱風天,長榮的飛機布滿台灣天空的那一刻,一手將長榮航空推上高峰的前董事長張國煒(簡稱小K)心裡在想什麼?
《信傳媒》透過小K的友人轉述,得知小K在颱風發生時,人正在日本。根據友人透露,小K雖然人在國外,卻心繫往日與他一起打拼的夥伴們,小K告訴友人:「公司現在真的跟過去不一樣了,他希望大家一切平安。」

「賭」跟「判斷」是一念之差

「『賭』跟『判斷』其實是一念之差,我認為長榮這次就是『判斷錯誤』,在前端決策者本身就錯誤了。」一位民航界人士看到這次獨獨只有長榮飛機布滿台灣上空,他認為,會造成這樣的奇景,其實是決策者判斷錯誤所造成。
根據航空界人士透露,颱風天到底要不要飛?長榮、華航等航空公司內部都有一個決策小組在做決定。
在長榮,每次在颱風來臨之前,決策小組大家都會先面對面的開會做討論,各單位也會針對他的職位以及業務範圍提出因應方法,然後在會議中報告,到時候颱風發生時,決策小組也會跟機組員保持聯繫,隨時下達最新指令。
決策小組有二十多個人,董事長、總經理是小組當然人員。之前張國煒時代,由於張本身就具有機師資格,自己也常常在飛,決策小組當然就是由他主導。不過今年年初長榮經營階層大地震,老臣或是小K的人馬,走的走、退的退,決策小組也出現大換血。
換句話說,今年長榮航空高層大地震後,不僅長榮航空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換人,決策小組過去沒有首席副總經理,如今也加了一個職權高於所有副總的首席副總經理。

公司跟過去不一樣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新增的這位首席副總經理何慶生,過去在小K時代主管飛安,在小K心中很「黑」,不過小K離開後,何慶生鹹魚翻生官運三級跳,現在正是決策小組中的當紅人物。
其實就在梅姬到訪前,長榮的決策小組也啟動了颱風來臨前的因應會議,只是會是開過了,最後卻是下了錯誤的判斷,原本想省成本,勉強要飛機起飛,結果飛了之後又降不下來,最後反而造成更大的成本損失以及旅客抱怨,更重要的是公司商譽也受到影響,這筆帳怎麼算都划不來,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標籤:
瀏覽次數:616    人氣指數:5196    累積鼓勵:2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法律人的理則學對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討論女性主義時發現的小八卦
 
住戶回應
 
時間:2016-12-27 21:37
他, 63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6-12-04 06:02
他, 56歲,高雄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6-12-03 23:59
他, 67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6-12-03 02:02
他, 67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